A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B 一组硬件
C一组软件 D 既有硬件,也有软件
⑶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模式。
A 模式 B 物理模式 C 子模式 D 内模式 ⑷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
A 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级模式 ⑸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⑹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⑺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
A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 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⑻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E-R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 ⑼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
A 数据 B 数据模型 C 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 信息 ⑽在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⑾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
A 同一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 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 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 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⑿在数据库技术中,为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的结构被划分成用户级、( )和存储级三个层次
A 管理员级 B 外部级 C 概念级 D 内部级 ⒀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
A 数据存储量太大 B 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 数据冗余 ⒁数据库具有①、最小的②和较高的程序与数据③。
① A 程序结构化 B 数据结构化 C 程序标准化 D 数据模块化 ② A 冗余度 B 存储量 C 完整性 D 有效性 ③ A 可靠性 B 完整性 C 独立性 D 一致性
⒂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
A 外模式 B 内模式 C 存储模式 D 模式
6
1-5:A, C, C, A, C 6-10:A, B, A, C, C 11-15:D,C, D,BAC,D
1.5 对于工程硕士的管理需要掌握的信息有:学生现在的工作单位、职务、简历情况,其中简历情况包括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单位、担任职务、证明人;学生目前在校情况,包括学生的学号、所在学院、所学专业、入学时间、导师;学生在校所学的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授课教师及成绩;学院包括学院代号、学院名称、院长;导师包括导师职工编号、姓名、出生日期、职称、研究方向。
要求:
⑴确定实体及实体型属性; ⑵找出实体间的联系; ⑶画出E-R图。
(1) 学生:学号,姓名,专业,学院,入学时间,工作单位,导师号,建立号,职务 简历:简历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证明人,单位,担任职务 课程:课程号,学时,课程名,授课教师 学院:学院代号,学院名称,院长
导师:导师号,姓名,出生日期,研究方向 (2) 学生-简历:1:n 学生-学院:n:1 学生-导师:n:1 学生-课程:n:m 导师-学院:n:1 (3)
姓名学号学院入学时间专业学生工作单位职务导师号简历号 图1 学生实体及其属性
开始时间简历号结束时间简历证明人单位担任职务 图2 简历实体及其属性
7
课程号学时课程名课程授课教师 图3 课程实体及其属性
院长名称学院代号学院 图4 学院实体及其属性
姓名出生日期导师号导师研究方向职称 图5 导师实体及其属性
简历n拥有1导师1指导n学生n属于1学院n学习成绩m课程图6 实体联系图
8
第二章
2.1 试述关系模型的3个组成部分
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2.2 一个关系模式能否没有关键字?为什么?
答:不可以没有关键字,因为关键字是元组的唯一标志,如果没有关键字则无法唯一标识一个元组。
2.3 试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部关键字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为空? 答:(1)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2)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即属性F本身不是主属性,则可以取空值,否则不能取空值。
当外部关键字F对应的主键Ks值为空值时,说明F暂时没有赋值,此时F值必须取空值。
2.4一个n行、m列的二维表(其中没有两行或两列全同),将行或列交换后,能导出多少个不同的表? 答:1个 2.5 答:
(1) 最小个数为:取m,n中的大者;最大个数为:m+n (2) 最小个数为:0;最大个数为:取m,n中的小者 (3) 最小个数为:0;最大个数为:m*n (4) 最小个数为:0;最大个数为:n 2.6 答:
R?S= {(3,6,7), (2,5,7), (7,2,3), (4,4,3), (3,4,5)} R-S= {(3,6,7), (2,5,7), (4,4,3) } R?S= {(7,2,3)}
R×S= {(3,6,7,3,4,5), (3,6,7,7,2,3), (2,5,7,3,4,5), (2,5,7,7,2,3), (7,2,3,7,2,3), (7,2,3,3,4,5), (4,4,3,3,4,5), (4,4,3,7,2,3) } ?3,2(s)= {(5,4),(3,2)}
?B<‘5’(R)= {(7,2,3),( 4,4,3)} 2.7
答:该表达式的意思是:从关系R中选择元组,该元组满足:第1分量值或第2分量值至少有一个不等于其他某元组,即选择与其他元组不完全相同的元组。由于关系模型的性质要求,关系中不能够有重复的元组,因此上述条件一定满足,所以,这个表达式结果就是R。 2.8
(1)从R和S的笛卡尔积中选择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组: 第2分量与第4分量相等,或第3分量和第4分量相等,并取第1分量和第5分量构成新的关系。
(2)元组表达式
{t|(?u)(?v)(R(u)?S(v)?u[2]?v[1]?u[3]?v[1]?t[1]?u[1]?t[2]?v[2]}
9
(3)域表达式
{xv|(?y)(?z)(R(xyz)?S(uv)?(y?u?z?u))}
2.9 (1)汉语表达式:选择R关系中元组第2分量值不等于S关系中某元组第1分量值的元组。 (2)关系代数表达式:(3)域表达式:
?1,2(?2?3(R?S))
{xy|(?u)(?v)(R(xy)?S(uv)?(u?y))}
2.10
(1)汉语表达式:选择R中元组第1分量值与第2分量值互换后仍存在于R中的元组。 (2)关系代数表达式:(3)域表达式: 2.11 (1) (2) (3)
?1,2(?1?4?2?3(R?R))
{t|(?u)(R(t)?R(u)?t[1]?u[2]?t[2]?u[1])}
{t|(?u)(R(u)?t[1]?u[1])} {t|(R(t)?t[2]?'17')}
{t|(?u)(?v)(R(u)?S(v)?t[1]?u[1]?t[2]?u[2]?t[3]?u[3]?t[4]?v[1]?t[5]?v[2]?t[6]?v[3]} (4)
{t|(?u)(?v)(R(u)?S(v)?u[3]?v[1]?t[1]?u[1]?t[2]?v[3]}
2.12
设有关系:S(SNO,SNAME,AGE,SEX,CDEPT); SC(SNO,CNO,GRADE);
C(CNO,CNAME,CDEPT,TNAME); 用关系代数表示 (1) 刘老师所教授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 ∏CNO,CNAME(σTNAME=‘刘’(C))
(2) 检索年龄大于23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NO,SNAME(σAGE>23∩SEX=‘男’ (S) )
(3) 检索学号为‘090111’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与任课教师名 ∏CNAME,TNAME(C ∞σSNO=‘090111’SC )
(4) 检索至少选修刘老师所教授课程中一门课的女学生姓名 ∏SNAME(σTNAME=‘刘’(C) ∞ SC∞σSEX=‘女’(S)) (5) 检索‘王一宁’同学不学课程的课程号
∏CNO(C) - ∏CNO(σSNAME=‘王一宁’(S)∞ SC) (6) 检索至少选了两门课的学生学号 ∏SNO(σ[1]=[4] ∩ [2]<>[5]( SC × SC))
(7) 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