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1、政治的要素:
(1)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2)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3)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4)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2、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1、界定: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2、特征:
(1)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2)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3)政治思想不断变化。 (三)什么是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历史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 主要线索:
(1)对政治现象的客观描述解释和分析: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 (2)价值判断或选择:回答“怎么样”。 (四)什么是西方政治思想史 关于“西方”:西方不是政治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演变: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西欧→北美
西欧、北美是西方文化的故乡
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社会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 (五)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
(2)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 (3)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
(4)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柏拉图
(1)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2)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名门望族,青少年时代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过诗歌、戏剧,研究多人思想。20岁时投师于苏格拉底,并深受苏格拉底影响,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外出游学。 (3)柏拉图结束游历回到雅典,创办自己的学园。
(4)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
代表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 (5)主要思想有:
①国家理念与城邦正义观:
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社会分工理论: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
城邦的正义:城邦的理念实现或体现了最高善,就是合乎正义的城邦。 理想的城邦:1、严格的社会分工2、男女平等3、“共妻共子”和“财产公有”
个人的正义:与城邦三个等级相对应的是人的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欲望、激情和理性。 这一理想国不仅是他研究和衡量现实政体的尺度,也是他全部政治思想的最终归宿。 ②哲学家治国(贤人政治,贵族政体):由哲学家执掌政权(优秀的人治国),管理城邦。在统治者和护卫者等级内废除私有制。推行共产制
③重视教育治国,教育服务于城邦,重视哲学的教育。 ④法律规范和法治原则处于次要位置,为政以德。 ⑤政体论
a王政:由“哲学王”治国的“贤人政体” b荣誉政体:“好胜”和“爱荣誉”
c寡头政体:以财产多寡决定人们政治权利多少与政治领导能力强弱。 d平民政体:制度特征是自由、宽容、平等。批评最为激烈。 e僭主政体:批评最为激烈 f晚年写《政治家篇》,政体思想趋于成熟。
按统治者人数把政体分为一个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 (6)评价
柏拉图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影响了中世纪基督教基本学理的形成。 《理想国》为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材料。
局限:政治上反映奴隶主阶级利益,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理想国构想实质上是维护一种狭隘的奴隶主阶级的财产私有制。
“哲学王”实质是企图在希腊推行贵族政体,以挽救衰落中的城邦制度。
一、生平与著作
柏拉图(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