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基础巩固]
1.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C.反对迷信崇拜
B.主张学以致用
D.抨击腐朽统治
解析:抓住题干中材料“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等信息,结合异端思想家李贽的主张,可以得知李贽主张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反对对孔子的迷信崇拜。 答案:C
2.右图中的条幅是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出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 A.李贽
B.黄宗羲
D.王夫之
C.顾炎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片信息解读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图片中的题词为“天下为公,人民最大”,题干中强调它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答案:B
3.右图是江苏昆山亭林公园的一位思想家的塑像,从远处看不清塑像下的名字,但是可以看出他背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彰显着他的思想火花烛照后世。由此可以推断此思想家应该是( ) A.李贽 C.顾炎武
B.黄宗羲
D.王夫之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是由“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概括来而来的,而这是明末清初著名
1
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来的。因此可知此塑像应该是顾炎武。 答案:C
4.(2012·南京学业水平检测)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
(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D.“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
解析:王夫之是著名的唯物思想家,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等思想。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A项是道家老子的主张,B项是董仲舒的思想,C项是朱熹的思想,故选D项。 答案:D
5.图文探究题(论从史出,用史料印证认知)
材料: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
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顾炎武
[探究主题]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发展 [探究目的]
(1)知识层面:认识明清之际出现反封建思想的历史背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综合分析时代发展特点的能力。 [探究问题]
(1)依据材料概述顾炎武的思想主张,近代学者根据材料归纳出的用于自勉的警句是什么?
(2)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3)分析评价该思想。 [探究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解析及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问题(1),要分析概括材料,
2
材料通过“亡国”“亡天下”的区别,体现出了反对君主专制。问题(2),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要结合明清之际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探究,一定时期的思想必然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问题(3),对思想的评价要从其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来分析。 [尝试答题]
(1)否定并反对君主专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落;明朝中后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3)顾炎武提出的这一思想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和民族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成为数百年来中华民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