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传播学角度看柳永词对宋代民间歌曲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艺术传播学角度看柳永词对宋代民间歌曲的影响

作者:谢丹

来源:《音乐探索》2018年第02期

摘 要: 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其词作风格对宋代民间歌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从艺术传播学角度分析柳永词作的主体特征,探究对柳永词作传播的现实可能,可总结柳永词对宋代民间歌曲的影响,为研究宋代民间歌曲提供可借鉴的史料依据。 关键词: 柳永;宋词;民间歌曲;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 J609.2 ; ; ; ;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8)02 - 0029 - 05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2.004

; 国古代文学中唐诗与宋词的地位十分重要,其中宋词的发展更是在文学体裁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并广为吟诵。伴随宋词的流传,一批词人也大量涌现,柳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柳永擅于乐章,长为慢词,是北宋初期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对北宋慢词长调的兴盛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乐章集》 ① 传世,共存230首词作,在填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柳永词的发展与繁荣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词的发展,还令宋代民间歌曲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促进了宋代音乐的发展。因此,从艺术传播学角度出发,研究柳永词对宋代民间歌曲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柳永词艺术传播的主体特征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来更名为柳永,字耆卿,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七,世称柳七。柳永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同时也是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柳永出身较好,出身在官宦世家,在少年时期喜好诗词,因此学习了大量的诗词,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了家乡,并在杭州和苏州等地流离,在这个阶段柳永主要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游历生活之中,也为其以后的创作提供了多元而丰富的素材。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没想到却难以登榜。在屡屡名落孙山、怀才不遇后,他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填词之中。到了晚年,柳永多次任职县令、判官等小官职。他仕途坎坷,也因此有了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其在宋词方面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柳永词的创作形式来看,慢词居多,因此他的词中蕴含的情感也相对较为复杂,表现力更为强大,表达的情感更加曲折。柳永词中慢词长调的特征十分明显,此特点成为了柳永词的一大艺术特色,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具影响。

“真”是柳永词的一大特色,这种“真”也是对以往词的创新。虽然从内容的角度来看,柳永多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词的内容给人以“俗”的感受,但是也正是通过对这些“俗人”或“俗事”的描写和表达,完美地展现了宋代繁华都市中人们的思爱情愁。柳永词中还有很多篇幅是对烟花巷陌的描写,这类词通过真切形象的文学语言描述了北宋时期的都市生活。宋代传统的词作中,表现男女离别情绪时,大多用一些比较华丽的辞藻,但柳永词一改常态,采用较为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来表达此类情感。比如《曲玉管·陇首云飞》中第三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这句词中,就没有使用华丽的语言,却也将人物的情感表现了出来。{1}

柳永词也实现了词牌的创新。在进行词牌创作时,他改变了以往词牌的创作手法,使得词的音乐性更加丰富。比如《凤归云》,虽然使用了部分俗曲中的内容,但又进行了一定加工,使得创新的词牌广为流传。 (二)叙事与抒情的融合

柳永词的叙事表现力极强,但是词的叙事中会带有一定的抒情,这也是柳永词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情感,在抒发感情时又会叙述一定的事情。

以柳永《凤归云》为例,该首词主要是寄托作者的羁旅客愁,通过其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辛酸与惆怅之情,通过“蝇头利禄”和“蜗角功名”两个词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实,柳永在作词时不仅是凭借其深厚的文字功底,更是依据其生平经历。这首词也表达了柳永一生满怀壮志却无处施展的惆怅。

再如《双声子》中,同是情感与叙事的结合,在词中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描写,将历史上的“图王取霸”与眼前的“麋鹿呦呦”进行对比,通过动静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通过凄凉的场景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该首词中作者使用了反复铺排和渲染的手法,从而将历史遗迹的描写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 (三)柔婉与沉健互为表里

作为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柳永词中的婉约风格自然少不了,但是在实际作词过程中婉约仅仅是柳永词中的一个方面,从其外在形式表达能够看出,词中还蕴含着一定的深沉和刚健的风格。无论是他的《卜算子》还是《夜半乐》中,都能够感受到这一艺术特性。 在《卜算子》中,柳永通过使用“离肠万种”等词句,表现了自己的哀愁、忧伤之情,展现了柳永深厚的文字功底,其中既有一定的柔情,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刚劲,通过刚柔结合,让情感得以展现。后世的文人学者对于柳永的词进行了描述,并且给予了柳永较高的评价。在《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半乐》中,柳永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其当时的心境,比如“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虽然只有短短几字,但是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较为凄凉的心境。辞藻并不华丽,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扁舟一叶”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宏伟,“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等一系列情景描写更为强化地展现了刚劲的情感和气势。

柳永的词以慢词为主,与其生平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作为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之一,柳永词的艺术特征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柳永词凭借其独特的词作风格,为宋代民间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柳永词的传播环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