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 2020.1
第Ⅰ卷
本试卷共9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4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裸露 慰籍 礼尚往来 望洋兴叹 B.浮燥 耽搁 鸦雀无声 废寝忘食 C.幽僻 国粹 雷厉风行 不谋而合 D.荫蔽 熨帖 没精打采 变换莫测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作多以四言为主,结构上较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创作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主张“文以载道”,提倡“惟陈言之务去”,代表作有《师说》等。
C.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著名诗人和学者。著有《红烛》《死水》等诗集;其《最后一次演讲》广为传诵。
D.雪莱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富有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被恩格斯称为“天才预言家”,代表作有《西风颂》、《峨日朵雪峰之侧》等。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负:背着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耻辱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攻占 .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B.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被我的话感动(她)站立了好久,但坐下后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
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填空(共8分)
5. 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选作其中4题)(每空1分)
①大自然的美既缤纷艳丽,又充满活力。譬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的“看____,____;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②古人时常会感怀时光易逝、人生短暂。苏轼游赤壁时就曾发出“寄蜉蝣于天地,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的感慨。
③古代诗人面对如画江山时,往往会生发感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____。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④“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描写或设喻对象。作者常通过“水”寄托自己的情感,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____,____”的比喻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
⑤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以“学习重在积累”为主题的班会,你可以引用《劝学》中“____,____”这两句话,从正面设喻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三、填空(共10分)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表意准确、语.....言连贯、符合逻辑。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些被我们看作 ① 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是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 ② 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的确如此,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以现在的情形来说,最大多数的人是要 ③ 地到田里去的。我们不妨 ④ 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 ⑤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都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种直接 ⑥ 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原本 ⑦ 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想不到 ⑧ 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那里的 ⑨ ,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 ⑩ ,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取材于《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四、阅读《我与地坛》选段,完成7~8题。(共10分)
①现在我才想到, 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②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
2
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儿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③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④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待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更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⑤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7.第①段中说“……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下列选项中对“母亲面对的难题”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
A.疼爱儿子,理解儿子内心的苦闷而又不知道儿子在想些什么。 B.渴望知道儿子在想些什么,但又知道有些事不宜问而不敢问。 C.担心儿子出事,便给儿子出主意;儿子不听,她就非常苦恼。 D.希望儿子活下去并找到幸福的人生路,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 E.想要为儿子承担痛苦和不幸,而又知道儿子是不会同意的。
8.第③段“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一句中,“这样”一词指代了哪些内容?请分条作答。(6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