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小镇探讨特色小镇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旅游小镇探讨特色小镇的发展

作者:付政儒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8年第05期

摘 要:文章以特色小镇作为背景,首先对山东省旅游小镇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从旅游小镇引入,分析全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希望本文所讨论的内容能够在某些方面为各地区旅游小镇的建设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 盈利模式 土地 PPP模式

自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后,全国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如火如荼。旅游小镇作为数量最多的特色小镇类型,是最具代表性的,顾在此由旅游小镇探讨全国特色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山东省旅游小镇的建设情况

山东省政府在2012年初就制定并提出了对旅游小镇进行建设的计划,到目前为止,山东省内17地市均对这一计划积极响应,并将建设旅游小镇视为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龙头。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山东省内17个地市已经建设完毕的旅游小镇多达百余个。根据类型对山东省旅游小镇进行划分,可分为滨湖生态小镇,民俗文化小镇,山岳养生小镇,风情古镇以及黄河文化小镇等。需要注意一点,虽然现阶段山东省内所开展的旅游小镇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旧处于探索阶段,想要保证建设成果与特色小镇具有的要求相符,政府应当将工作重心转向居民参与方式、小镇模式、资金筹措方式、小镇IP以及游客需求调研等几个方面,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特色小镇的建设意义

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是当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其作为发展新经济的平台,能够带动新的业态、新的产业、新的体制等。同时也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镇域层面上绝大多数的产业都是传统产业,可籍此来进一步激发新活力。不仅如此,特色小镇也成为了一个传承、挖掘中国特色资源的新载体,如对种植业、民间艺术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形成独有的地域特色。而对于当地,特色小镇的建设一方面能够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出与我国逐步增长的消费能力需求相适应的宜居镇域新空间;另一方面,特色小镇的建设也会一定程度上实现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为新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发展空间。 三、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分析,总结出目前发展存在的三点问题和五个误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点问题:一为定位相同性,创意匮乏,无独有特色;二为无成型产业链,无法实现小镇的可持续性发展;三为无现实产品与小镇特色文化结合,小镇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五个误解为:一,特色小镇非传统意义上的镇,而是具有产业和文化功能的重要功能平台;二,特色小镇并非新城区建设。特色小镇的建设应以集聚效应、紧凑效应取代规模效应、扩张效应,不能将其作为土地财政的来源,而要打造成新产业的引擎,走产城结合的路线;三,特色小镇不同于园区建设。特色小镇虽然离不开产业,但又不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开发,而应以第三产业、传统产业转型、休闲度假为主;四,特色小镇不是景区开发。虽然旅游特色小镇形式上为景区,但又不是简单的景区开发。其发展思路定位于高中收入人群的体验和参与、互融和互动;五,特色小镇不是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虽然以乡村为载体,但聚集了各类高端要素,将高新技术和特色人才融入了乡村特征,利用现代治理体系进行管理。而美丽乡村则为在原乡村基础上进行优化建设,依然依靠本村村民的自治管理。 四、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分析

据统计,已有特色小镇中,部分平均投资额达65亿元,根据地方政府出台的规划,到2020年总计将要建设特色小镇1900个左右,总投资至少4.8万亿。如此巨额的投资究竟如何创造收益呢?总结归类为以下五种:

一是工程收益。建造收益是开发的前提,通过土地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获得盈利。

二是土地升值。区域开发是小镇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小镇的发展势必带来周边土地的溢价,政府可以通过土地财政获得大量收入。

三是房产收益。房地产是产城一体化中必需的蛋糕,企业通过地产销售、租赁和物业经营等获得盈利。

四是旅游收益。旅游产业可以带来现金流,除门票外,住宿、餐饮、购物等均为主要盈利来源。

五是特色产业收益。必须发展成为现金流聚集的产业,特色小镇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一个具有自我优势的产业链。 五、特色小镇用地解决方案

特色小镇用地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较多,特别是通过PPP模式运作,更是要求规范的操作。现对已有政策进行梳理,将用地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使用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对于属于划拨目录中的用地,办理划拨;对于非划拨用地,则通过出让的方式获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是圈内农用地办理专用、征收手续后依法提供给具体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村镇建设用地,被称为“圈内用地”。使用农用地的,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手续。

三是圈外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能源、交通、水利等建设项目经批准可在圈外单独选址建设。手续与第二条一致。

四是使用国有农用地。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办理供应手续,不用办理征收手续。

五是直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六是使用国有未利用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地,不需修改规划,也不用办理转用和征收手续,直接批准用地。

七是使用集体未利用地。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后依法供地,不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不需要用地计划指标,不缴纳新增费和耕地开垦费。

八是使用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进行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不作为新增建设用地管理。

九是结合土地整治、村庄整治安排用地。此类可直接为项目区内原用地单位整治后的用地办理相应用地手续,不再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也不占用指标。 六、如何做好特色小镇

首先要进行产业定位,符合“特而强”、“聚而合”。实现“一镇一业”,打造自己的“IP”,围绕特色产业,培养成“单打冠军”,聚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而不是简单相加,生搬硬套。

其次要进行功能定位。按照提升品质、品牌、培育支柱产业的要求,建设综合性、多功能、多业态的旅游生态养生居住区。

再者要做好规划设计,保持“特色小镇”的鲜明性和乡土文化的鲜活性。鲜明性体现在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和风格的独特性等。务求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有四点建议。一是要因地制宜,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二是要控制规模,集约打造;三是政策护航,创新机制;四是设立机构,制定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创新小镇后期业态招商机制,确保顺利筑巢引凤,创新小镇居民招入机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