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沟通方式,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有效的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助于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小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恰当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却存在着提问数量较大,频率较高,质量较差,方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课堂提问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分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依据四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 问题 策略

Analysis of Effective Questio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Abstract: 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not only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which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ers ask questions effectively which can inspire students thinking, improv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of students, enhan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self-study, be good for achieving the teaching go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is limited in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so the right

guide

of

teacher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classroom

teaching. However, classroom

questioning has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For exampl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questions, frequency is high, quality is poor, manner is single, which doesn’t make 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achieve the expected effect. Therefore,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analysis of effective questioning in primary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basing on the existing primary Chinese classroom questions, I proposed four aspects of strategy: taking the classroom as the carrier ,student-oriented, takingthe teacher as the leadership, teaching materials as the basis.

- 1 -

Keywords: classroom questioning ;effectiveness; problem;strategy

前言: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而小学语文又因为学生的各种特点,在整个语文教学阶段中占有着特殊的地位。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沟通方式和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使用频率较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出发进行有效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检验教学效果,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展开,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一)有效提问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效”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赵宇博在《有效性——课堂提问的原则》一文中提到:“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索正确答案时学生的接受度与效率。”①由此可知,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备以下条件:首先,问题的设计应具备合理性。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认知特点。其次,问题的提出要有目的性。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再次,提问要有准确性。描述问题的语言要准确清楚,简单明了,指向明确,学生能够容易理解。最后,要有创新性。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愿意回答,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 有效提问的作用

一直以来关于课堂提问功能和作用的研究不胜枚举,得出的结论也是各有千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967年,心理学家帕特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课堂提问的5种作用;1973年,心理学家瑞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所归纳出课堂提问的12种作用;同年特纳罗所整理出了课堂提问的12种功能;美国专家L.S.斯塔尔和L.H.克拉克所提出的提问在课堂中的19种功能等等。

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依据有效的课堂提问所作用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课堂提问的作用分为两大类:首先,从学生角度分析课堂提问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使学生课堂上集中注意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4.增强记忆和理解;

- 2 -

5.培养语言表达能力;6.发展思维能力。其次,从教师角度分析课堂提问的作用。1.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难点;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做出及时诊断,改进教学的方法;3.有助于教学管理,促进有序课堂的形成;4.有助于教学反思,为教学提供借鉴。 (三)有效提问的分类

课堂提问有着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根据分析研究角度的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依据问题的开放性可将其分为封闭性提问和开放性提问。封闭性提问一般都是记忆性或常识性的问题,答案是固定的。而开放性提问则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创造,最终得出结论,这类提问的答案也是开放性的,并不唯一。2.依据提问水平的不同可将课堂提问分为“知识水平提问”、“领会水平提问”、“应用水平提问”、“分析水平提问”、“综合水平提问”、“评价水平提问”等。3.依据提问在教学中的顺序和环节的不同,将提问分为“新课导入时的提问”、“授课过程中的提问”和“总结性提问”。4.按照提问的目的与要求的不同,将提问分为“引导性提问”、“强调性提问”、“巩固性提问”等。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课堂上有效的提问是掌握一切知识的起点。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分析,再到问题的解决,最终到对知识的运用,这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经历的完整过程。教师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就如同一把钥匙,帮助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使学生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敢于判断的良好学习习惯。

现阶段,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教学一线,鼓励式、启发式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掌握运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创新化、灵活化的特点,课堂效率不断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将从学生、教师、提问内容三个方面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

(一) 从学生角度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1、 提问数量多

文章的分析研究建立在随堂听课的基础上,期间共听8节语文课,其中低年级阶段2节、中年级阶段3节、高年级阶段3节。并对这八节语文课进行详细记录,总结分析后整

- 3 -

理出下面表格1:

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数量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听课文章 雪地里的小画家 称赞 掌声 颐和园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难忘的一课 七律.长征 少年闰土 总提问次数 30 29 32 27 28 20 18 14 教师提问次数 30 28 32 26 28 20 17 12 通过课堂提问数量表我们不难看出,在小学各年级的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中心,主导着语文课堂。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个年级课堂上的提问次数不等,最少的是小学高年级的14次,最多的是小学低年级的32次。以每节课40分钟来计算,提问频率显然是比较高的,往往是教师刚提出一个问题,就要准备下一个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短。“轰炸式”、“填鸭式”、“重复性”的提问比比皆是,有的问题甚至是教师课堂上随意提出,学生并未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客观上造成了提问数量的泛滥,高频率的提问也把课堂变为了“一言堂”、“满堂问”。

2、提问难度层次不均

在随堂听课的过程中,会发现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对有效课堂提问的理解有一定偏差。

提出的问题不是太过于简单就是难度太大,“难”与“易”之间的度总是把握不好。

一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展开良好师生互动的目的,总喜欢把问题设计的过于简单。像“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这样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总是频繁出现。这样的问题设计对于部分学生而言,由于问题简单会积极踊跃发言,但是却忽略了思考的过程,违背了课堂提问应有的初衷,而有一部分同学却因为问题简单不屑于回答,默不作声,也无法达到课堂提问预期的效果。

另有一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则认为,只有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才能彰显出自己的高水准,为此他们总喜欢设计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

- 4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