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章末综合检测(四)苏教版选修3

章末综合检测(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工程要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B.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C.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因地制宜,所依据的原理都相同 D.生态工程是一类少耗能、高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解析:选C。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因地制宜,所依据的原理不尽相同。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再生程序 B.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整体性原理

C.在植树造林中要特别注意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D.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生态平衡为主要目标

解析:选A。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循环再生程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A错误;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整体性原理,B正确;植树造林中要特别注意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正确;生态工程应该以生态平衡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D正确。

3.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 )

A.“循环经济”原则 B.少消耗,高效益原则

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解析:选C。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中应当遵循的原理。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4.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靠山的人对山上的林木乱砍滥伐,靠水的人则对水中的生物乱捕滥猎,都对各自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那么,在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的原理是(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整体性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解析:选C。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也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重建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与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只有把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

5.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D.整体性原理

解析:选C。因为物种太少抵抗力稳定性低,违反了物种多样性原理。

6.在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香蕉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解析:选B。所谓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协调主要是指生物要适应环境,因此引种时要注意引种的生物是否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不能盲目引种或栽种。

7.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B.太湖出现大面积水华,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产品—原料—产品—原料”的生产模式 D.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种植农作物

解析:选B。“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中的系统整体性原理,而不是整体性原理,故A错误;赤潮、水华等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故B正确;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故C错误;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种植当地适宜物种,不能种植农作物,故D错误。

8.生态效益的大小是评价森林资源价值的重要指标。林业部门将森林的保护和增殖作为主要目标,走“采育结合,育重于采”的道路,是为了( )

A.提供木材等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产品 B.控制木材消耗

C.大搞荒山绿化,弥补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D.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解析:选D。生态效益应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才能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9.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工程的优点包括( )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物种共生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者结合 A.①② C.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D.①②④⑤

解析:选C。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工程主要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10.如图为“秸秆的多级利用”相关的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秸秆的多级利用”提高了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秸秆的多级利用”能有效提高肥效,促进作物增产 D.“秸秆的多级利用”中的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

解析:选B。秸秆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并没有提高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11.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