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3生物进化的原因

知识点一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2017·广州质检)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蛾大多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100年以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色 B.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入 C.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桦尺蛾 D.自然选择

【解析】选D。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浅色桦尺蛾的体色不易被敌害发现,适于生存;100年以后,工业污染使环境颜色变深,这时,深色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相似反而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因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变式训练】

某地有一种灰色蝴蝶,数量很多,是当地的一大景观。但自从当地开采了一座煤矿后,人们发现浅灰色的蝴蝶几乎不见了,而更多的是深灰色的蝴蝶,可能的原因是( ) A.浅灰色蝴蝶变成了深灰色蝴蝶 B.深灰色蝴蝶更适应现在的环境 C.浅灰色蝴蝶被深灰色蝴蝶捕食 D.浅灰色蝴蝶被人采集光了

【解析】选B。煤矿开采前,浅灰色蝴蝶不易被天敌发现,适于生存;煤矿开采后,环境变黑,深灰色蝴蝶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天敌发现,适于生存。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保护色的是( ) A.蝗虫的体色与绿叶颜色相同 B.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背部是深绿色的 C.北极熊的毛是纯白色的 D.瓢虫的体表有色彩鲜艳的斑点

【解析】选D。A、B、C三项的体色使动物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属于保护色;D项鲜艳的斑点容易被天敌发现,不属于保护色,而是警戒色。 【变式训练】

1

下列有关“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选用的彩纸或布模拟动物的生活环境 B.各色小纸片代表某种动物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

C.经过模拟五代选择后,就会发现与彩纸颜色一致或相近的小动物数量最多 D.“捕食者”模拟捕食时,仔细观察好了再选取

【解析】选D。本题考查“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中选用的彩纸或布代表动物的生活环境;彩纸或布上均匀撒开的各色小纸片代表了某种动物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捕食者”背对小纸片,回头迅速选取一张小纸片,代表捕食一次;经过模拟五代选择,会发现与环境色彩一致或相近的小动物数量最多,说明了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知识点二 自然选择学说

3.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 A.海尔蒙特 B.林奈 C.米勒

D.达尔文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认识。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达尔文提出,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拓展归纳】 科学家 达尔文 弗莱明 列文虎克 巴斯德 ④巴斯德消毒法 林奈 创造出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贡 献 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发现了青霉素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①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②免疫学——预防接种;③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2017·宜兴学业考)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错误的是( ) A.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 D.生物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解析】选D。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大多数变异对生物来说是不利

2

变异,极少数变异是有利变异;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有利变异被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

5.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

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斗争 ⑥遗传和变异 ⑦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A.①②③⑦ C.①③④⑤

B.④⑤⑥⑦ D.③⑤⑥⑦

【解析】选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为: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6.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枯叶蝶类似枯叶是枯叶影响的结果

B.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产生白色体色的定向变异 C.不施农药前,害虫本身不存在抗药性 D.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选D。枯叶蝶类似枯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施农药前,害虫也存在抗药性;保护色的形成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7.古代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解释是( ) A.新陈代谢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B.过度生长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选D。本题考查长颈鹿的形成过程。长颈鹿的祖先中有颈长的和颈短的,当食物缺乏时,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而生存下来,颈短的个体因得不到食物而饿死;颈长的个体通过繁殖将颈长这一有利变异传递给后代,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这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长颈鹿。 【易错警示】长颈鹿的形成是环境中的食物对长颈鹿祖先群体中的不同变异类型进行了定向选择的结果,不要误认为是长颈鹿不断吃高处的树叶,使颈不断长长。

8.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______,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种现象是_______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2)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_______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抗药性这个性状逐代________而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________是不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