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实习大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班号:10060913 学号:1006091302姓名:孙晓玮 成绩:

1前言

实习区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境内,实习站设在国土资源部探矿工程研究所。实习区距北京市约50km,交通十分便利(图1-1 )。

实习区位于太行山脉北麓与华北平原接壤处,地形以丘陵为主,最高山峰为301.1高地,相对高差为211米,区内主要河流为—周口河。

周口店地区年降雨量为150-700mm,雨季为7-8月,其降雨量占全年70%,七月气温最高,平均28?C,最高达40?C。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气温最低。

实习区基岩出露较良好。

周口店一带有较多工矿企业,如著名的燕山石油化工厂,另有一些中小型煤矿、水泥石灰厂和石材加工厂。农业方面,平原区以种植旱地作物小麦、玉米为主,丘陵和山区以杂粮为主,山口河滩地多植苹果树、梨树、酸枣树和柿树等。

周口店地区的研究历史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4年以前初期阶段,F.Solger(1910—1912)测绘成1:200000北京西山地质图;

第二阶段:1914-1949年中期阶段,步达生(1926)《亚洲之第三纪人—周口店人之发现》;

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面发展阶段,宋鸿林(1996)《北京房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探讨》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站的建立;王根厚(2006)《周口店地区地质实习指导书》。数以万计的学生在周口店实习过,也是从这里走向地质行业的各个岗位。

本次实习为二年级的地质教学实习,也是地质入门实习。组队教员:徐德斌、唐玄、王海荣、金文正、何金有、许浩、姚艳斌、韩以贵、张秀宝、程素华、柯珊、刘宝林、李晶;实习班级:10060911、10060912 、10060913、10060921、10060922、10060923、10020921、 10020922、10020923、10100911、10100912、10100913 。实习日期从7月31日到9月3日,分三阶段进行:教员示范路线及学生半独立路线阶段,独立填图、小论文研究写作阶段,撰写报告阶段。此次实习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详见表1—1。

表1-1 完成的工作量统计表

名称 观察点 观察路线 实测剖面 信手剖面 素描 标本

单位 个 条 条 条 幅 块 数量 66 16 1 8 33 12 名称 填图面积 实测剖面图 综合柱状图 地质图 构造纲要图 产状 单位 平方千米 张 张 张 幅 个 数量 0.9588 1 1 1 1 68 2 地层

任课教师: 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班号:10060913 学号:1006091302姓名:孙晓玮 成绩:

实习区出露的地层较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主要地层单位均有出露。主要发育有太古界、中新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零星出露(附图I,附图II)。

2.1 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及特征

2.1.1太古界

本区太古界统称官地杂岩(Arg),分布于房山岩体南北两侧,区内分布于房山岩体南侧,

2

沿官地村-乱石垅-周家坡一带展布,出露面积<0.5km(附图I)。主要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变粒岩等,后期遭受动力变质作用形成各种糜棱岩。内部层序不清,其锆石U-Pb年龄为2521±20Ma(颜丹平等,2005)。厚度大于200m,与上覆不同时代的地层呈剥离断层接触。

2.1.2中元古届

中元古界包括长城系、蓟县系,本区仅出露蓟县系的雾迷山组(Jxw)、洪水庄组(Jxh)和铁岭组(Jxt)。区外在八角寨-拴马庄大桥一带出露完整(图2-1八角寨剖面图),区内分布于一条龙-羊屎沟-骆驼山-五副坝一带。

2.1.2.1雾迷山组(Jxw)

在区外分布于八角寨-拴马庄大桥一带,主要岩性为中厚层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其中夹浅灰色、白色硅质条带。该段发育有断层和有石英脉穿插硅质条带形成石香肠构造。劈理顺层发育,劈理面绢云母化,可见水平层理。含化石:Conophyton sp.(锥叠层石)。厚度大于500m,仅见其上部,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不详。

2

在区内分布于羊屎沟一带(图2-2羊屎沟剖面图),面积50m,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厚层含透闪石和硅灰石大理岩。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

2.1.2.2洪水庄组(Jxh)

区外分布在八角寨-拴马庄大桥一带,主要岩性为灰色板岩,上部和下部含白云质及白云岩透镜体,上部可见黄铁矿顺层分布。厚度约38m,与下伏雾迷山组呈整合接触。

2

在区内分布于羊屎沟一带,面积不足50m,主要岩性为灰黑色薄层砂质千枚岩。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2.1.2.3铁岭组(Jxt)

在区外分布于八角寨-拴马庄大桥一带,根据岩石组合,将其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Jxt1)主要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白云岩,夹硅质条带和白云质泥岩,发育水平藻纹层及水平层理,偶见双向交错层理;中段(Jxt2)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中薄层白云质灰岩,夹黑色板岩,发育水平及波状藻纹层;上段(Jxt3)为灰白色中厚层细晶-微晶白云岩,上部发育大型包卷叠层石。含化石:Cryptozoon sp.(包心菜状叠层石),Chihsienella sp.(蓟县叠层石)。厚度约为186m,与下伏洪水庄组呈整合接触。

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一带,面积约为0.5km2,主要岩性为含硅质条带的大理岩。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2.1.3新元古界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包括下马岭组(Qbx)、长龙山组(Qbc)、景儿峪组(Qbj)。图区外在八角寨-拴马庄大桥和黄院东山梁(图2-3黄院剖面图)一带出露。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山顶庙-房山西一带

2.1.3.1下马岭组(Qbx) 任课教师: 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班号:10060913 学号:1006091302姓名:孙晓玮 成绩:

在区外分布于八角寨-拴马庄大桥一带,岩性主要为灰色薄层千板状板岩,含炭质千枚板岩,砂质板岩。含化石Chuaria sp.(藻类化石),厚度为161m,与下伏铁岭组(Jxt)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底部含有铁褐色的厚约0.4m的铁质风化壳,代表芹峪运动。

2

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山顶庙-房山西一带,呈弧形展布,面积约0.5km,主要岩性为炭质板岩石榴石云母片岩、红柱石石榴石云母片岩、红柱石云母片岩等。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2.1.3.2长龙山组(Qbc)

在区外分布于黄院东山梁、八角寨-拴马庄大桥一带,岩性主要为下部的浅灰色中厚层状变质石砂岩,厚度为24m,与下伏下马岭组呈整合接触。

2

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山顶庙-房山西一带,呈弧形展布,面积不足0.3km。主要岩性为下部的浅灰色中厚层状变质石砂岩,夹泥质岩;上部的灰黄色薄层状板岩,夹透镜状砂岩,见交错层理、水平层理。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2.1.3.3景儿峪组(Qbj)

在区外分布于黄院东山梁一带,出露岩层岩性为上层的灰色、灰黑色钙质板岩。厚度为55m,与下伏长龙山组呈整合接触。

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主要岩性为灰色板状大理岩,灰黑色钙质板岩,面积0.02 km2。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2.1.4下古生界 黄院东山梁剖面(图2-)出露完整。包括下、中寒武统府君山组(?1f)、馒毛组(?1+2m)、徐庄组(?2x)、张夏组(?2z),上寒武统黄院组(?3h)及下奥陶统冶里组(O1y)、亮甲山组(O1l)和马家沟组(O1m)。在图区外黄院东山梁一带出露完整。因后期断层作用部分地层难以详细划分,地层厚度明显减薄。

2.1.4.1下中寒武统 1)府君山组(?1f)

在区外黄院东山梁一 带有出露,主要岩性为青灰色中厚层豹皮灰岩及纹带状白云质灰岩。含化石Redlichia sp(莱德里基虫)。厚度约25m,与下伏景儿峪组平行不整合接触,代表晋宁运动。

在区内分布于骆驼山-山顶庙-向源山一带,岩性为纹带状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2)馒毛组(?1+2m)

在区外黄院东山梁一带有出露,主要岩性为灰色薄层状千枚状板岩夹褐黄色白云岩透镜体。厚度4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向源山一带,岩性为土黄色千枚状板岩。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3)徐庄组(?2x)

在区外黄院东山梁一带有出露,主要岩性为底部厚约1m的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向上为灰绿色板岩夹中厚层灰岩,局部夹鲕粒灰岩。厚度41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4)张夏组(?2z)

在区外黄院东山梁一带有出露,主要岩性为灰色薄层状板岩与中厚层鲕粒状灰岩互层。厚度约3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1.4.2上寒武统 黄院组(?3h)

在区外黄院东山梁一带有出露,主要岩性为下部的灰黄色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数层鲕粒状灰岩;上部的浅灰色中薄层纹带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劈理置换层理发育。含化石:任课教师: 日期: 年 月 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