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音
质主观评价
音质的主观评价是反映声音系统中音调、音色、音量的综合听觉效果,声音系统即音源的声音经过拾取进入电声处理单元,最终从扬声器单元反映出来。当然也包括人声。在此我借用该理论用作人声精细处理的基础。
音质的主观评价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比如各种声音的物理特性(对声音进行客观测量的结果)、心理声学知识、声音的动态范围、声音的频响特性、声压级、失真、延时混响、噪音等等。令人相当的望而生畏,在此,列举出19种常用而又有代表性的评价用语,来简单的诠释音质的主观评价理论。
1、声音丰满
所表现为声音的频带宽,动态范围大,中低频能量大,混响比例合适,音域宽广。
2、声音干瘪
是丰满的反义词,表现为混响时间短,特别是缺少中高频混响声,听起来声音干涩,费力。
3、声音柔和
声音的低频和中频能量充足,声音厚实松弛合适,混响声适合或稍大,中频和高频特性均匀,有一定的响度,听起来音色丰满、柔和不费力(即很多人推崇的电子管的“胆味”)
4、声音尖
是柔和的反义词,表现为声音频率特性不均匀,缺少低音,中频和高频分量过多,尤其在3400HZ和6800HZ两个频段成分过高,听觉上感到刺耳。
5、声音粗
低频能量密度较大,中高频相对较少,音色粗狂,有力度,但是明亮度和混响度较差
6、声音软
声音失真小,混响适量,阻尼好,低频段展宽,声音松弛,软度合适的声音就是上述3的柔和。但是过软的声音就缺少力度,中音不突出,声音不亮,清晰度差。
7、声音硬
低音缺少,中高频偏多,特别是高频谐波衰减过快,低频混响短,瞬态相应差。
8、声音厚
声音厚实,有力,低音丰满,高音合适,有适当的亮度,低频和中低频能量较强,直达声和
混响声比例合适,给人一种厚实的感觉。
9、声音薄
音色单薄,没有力度,混响少,平均声音能量较小,缺少中频和中低频。
10、声音圆润
声音的频带较宽,音质纯真,失真极小,声压级合适,有一定的力度和亮度,低音不混,中音不硬,高音不毛,瞬态相应好,混响度合适。丰满、明亮、清晰、自然。
11、声音扁
基本上是声音圆润的反义词,指频带窄,声音单薄,音质不纯,失真较大,混响不足,丰满度欠佳。
12、声音亮
即声音的明亮度,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频和中频适度,中高音能量充足,有丰富的谐波,给人一种亲切感、活跃感,音色明亮突出。
13、声音暗
缺少中频和中高频,尤其在5000HZ~6000HZ以上的频段有明显的衰减。
14、声音混浊
声音含糊不清,低频及中频混响太大,直达声比例小,明亮度和清晰度差,没有层次感。
15、声音发毛
高频及中频过多,有瞬间过载现象,声音毛糙不清。
16、声音清晰
频响宽而均匀,中高频能量充足,音色明亮,混响合适,失真小,瞬态相应好。
17、声音发沙
声音的频响特性不均匀,峰谷多,有附加的高次谐波并有瞬态失真,信号过载或者扬声器音圈擦磁就会有这样的声音
18、声音发翁
即为鼻音重,150HZ提升过多鼻音就会明显上升,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19、声音融合
简单的说就是声音的音量、音色、音调等方面或者与配音都非常均匀的交融在一起,有很好的整体感 补充
在了解了一些音质主观评价方面的理论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在音频处理软件上对人声进行哪些方面的处理和效果添加。
首先我们可以在Adobe Audition 3.0的多轨界面上的人声轨上直接挂载频率均衡处理器、动态处理器和激励器,对人声进行频率均衡和、动态处理和激励,然后建立发送轨,使用发送效果器如混响器等进行效果添加,最后在输出轨上挂载限制器。因为人声的频率均衡、动态处理和激励处理之后,不能再混入干声,所以动态处理、频率均衡和激励必须串联在人声轨上,而不能使用发送效果。
第二章 人声的频率均衡处理(EQ)
在Adobe Audition 3.0及其插件中,有数不清的多段式频率均衡器和参量均衡器,琳琅满目,看起来头晕目眩,这些东东究竟何时何地如何使用呢?希望这章教程能为大家抛砖引玉。 相信大家看过好多关于频率均衡(EQ)的技术文章,在强调完频率均衡(EQ)的重要性之后,都会写到各种频率段的音色效果介绍以及调整方法,在此,我也难免不落入俗套,将各种频率段的音色效果介绍以及调整方法再给大家罗嗦一遍。 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和保护大家的眼睛,我决定就不罗嗦关于频率均衡(EQ)的原理和重要性了,如果大家迫切要求的话,可以给我回复,我会考虑写一个频率均衡(EQ)的原理和重要性的文章作为本教程的补充。 接着,我就直奔主题(怎么老感觉这句话有些。。。。。。哈哈,冰河是个色棍) 正题正题!!!!?
人声各频率段音色效果?
2K~3KHz频率:这段频率是影响声音明亮度最敏感的频段,如果这段频率成分丰富,则音色的明亮度会增强,如果这段频率幅度不足,则音色将会变得朦朦胧胧;而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音色就会显得呆板、发硬、不自然.?
1K~2KHz频率:这段频率范围通透感明显,顺畅感强。如果这段频率缺乏,音色则松散且音色脱节;如果这段频率过强,音色则有跳跃感。?
800Hz频率:这个频率幅度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这个频率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这个频率过多了,则会产生喉音感。人人都有一个喉腔,人人都有一定的喉音,如果音色中的喉音成分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失掉音色美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要谨慎使用。?
500Hz~1KHz频率:这段频率是人声的基音频率区域,是一个重要的频率范围。如果这段频率丰满,人声的轮廓明朗,整体感好;如果这段频率幅度不足,语音会产生一种收缩感;如果这段频率过强,语音就会产生一种向前凸出的感觉,使语音产生一种提前进人人耳的听觉感受。?
300Hz~500Hz频率:这段频率是语音的主要音区频率。这段频率的幅度丰满,语音有力度。如果这段频率幅度不足,声音会显得空洞、不坚实;如果这段频率幅度过强,音色会变得单调,相对来说低频成分少了,高频成分也少了,语音会变成像电话中声音的音色一样,显得很单调。?
150Hz~300Hz频率: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声声音的力度。这段频率是男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如果这段频率成分缺乏,音色会显得发软、发飘,语音则会变得软绵绵;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声音会变得生硬而不自然,且没有特色。?
100Hz~150Hz频率: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丰满度。如果这段频率成分增强,就会产生一种房间共鸣的空间感、混厚感;如果这段频率成分缺少,音色会变得单薄、苍白;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音色将会显得浑浊,语音的清晰度变差。?
60Hz~100Hz: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这段频率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这
段频率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在人声处理上,该频段在低切范围内。
20Hz~60Hz频率: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空间感,这是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这段频率是房间或厅堂的谐振频率。如果这段频率表现的充分,会使人产生一种置身于大厅之中的感受;如果这段频率缺乏,音色会变得空虚;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会产生一种嗡嗡的低频共振的声音,严重地影响了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在人声处理上,该频段在低切范围内。?
罗嗦了这么多,难道这就是EQ的全部了?非也,非也,在做EQ调整时,还必须明确以下两个概念:?
1、绝对性? 2、相对性?
首先解决绝对性?
声音频率的绝对性就是指无论这个声音是什么样子的,不通频段的声音都有着形同的听觉感受,就是我刚刚罗嗦的某频段声音特性如何,一旦记住了不通频段声音的特征,我们就可以做到一听这个声音就知道它就行需要提升或者衰减哪些频段。在此,我从不怀疑各位同仁耳朵的听觉能力,但是为了验证我们耳朵的准确性,我还是建议在该音轨上挂上一个频谱仪。我现在用的频谱仪是SetupMultiInspectorFree_V1.2.0,如果大家有更好的频谱仪,别忘记告诉我啊。?
但是,怎么这么多但是!唉,没有办法。但是还有一种声音特性,这种特性在每一个声音里面都不同,假如这个声音在频谱仪上看到高频成分不是很多,但是听起来却很“刺耳”,完了,这就和上述的绝对性相矛盾了,难道是我们的耳朵欺骗了我们的心?这个时候,就要忘掉那些什么频段的声音怎么样的理论,按照声音频率处理的相对性来解决。那什么是相对性呢?别说,我还真的找不到一个很准确的概念来定义,我只说怎么处理吧:就是使用“扫频”,扫频就是控制均衡器的频点在整个声音频段上来回扫描,首先,将均衡器的gain进行衰减,再进行频点扫描。具体步骤如下:?
(1)我们首先要明确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个声音变的如此刺耳?
(2)听出这刺耳的成分之后,我们要牢牢得将它记在心里,仿佛这个“刺耳”声已经从原始声音里分离出来一般(我只是说感觉上)。
(3)紧接着,将gain调整到-6,-9左右(反正多点好),然后再进行扫频。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都可以。?
(4)扫到一个位置,突然发现心中的那个“刺耳”声降低了很多!
(5)然后将频点固定,调节gain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因为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gain要衰减多少才能消除这个“刺耳”感。那就只能先来狠点,然后找到它之后再细调。
(6)在细调的时候也有可能发现找到得那个频点实际上也许歪了一点。那便再回来细调频点,如此反复直到发现声音变的顺耳为止。?
这样,这六步构成了一个声音“相对性”处理的步骤。当然,一些声音需要处理的并不只有一个点,一般在两个或三个左右。所以我们需要更多段的均衡器。?
究竟什么时间绝对应该以相对性还是绝对性的原则来处理声音呢?一般单轨的声音相对性与绝对性并存,而混好的声音由于谐波成分非常复杂,一般每个频段都占满了。所以用绝对性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