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2013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2013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篇一:2013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分析: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含义是指最高的德行是像水一样,做人也像水一样柔能克刚,随圆就方。

读懂材料是第一位的,阅读、理解、分析、思考、结论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没有阅读理解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没有分析和评论的可能。所以,能不能听懂别人说话,能不能看懂文字,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前提。 上善若水:生命(王燕晶) 生命(王燕晶)

生命本就是一片纯白的空地,孤独的人们反复徘徊在这片空地上。我们哭了又笑了,一点点明白人世所谓的道理。于生命的浮华、尘世的喧腾中,我们从沉默到成熟,从成熟到繁华已尽,人世的种种,值得思量。

事实是最残酷的证明,而现实,则是最残酷的事实。生活的潮流总会有一天让你看到最丑恶的人生百态,而随着时间轴一起向前进的,则是我们逐渐被磨平的棱角。而纵使有一天,你被这个社会所抛弃,从此碌碌无为,存在于社会的最底层。那么,这本就是生活的面貌,我们无从改变生活的

真相。我们艳羡于所有站在顶端的人,却不知道他们是用多少倍的付出和煎熬成就如今的宏图。

时间从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它流转的步伐。我们得像所有忙于寻求生命意义的人一样,学会适应。当然,有些执著于一己而无果的则会永远逝去。

变通只是一种态度,和之相对应的刚正不阿则是一种心灵的存在方式。我们的一切生活都是为了探寻未来生命的烛光。而这种探索,则需要我们思索人生,对未来则要有一种高瞻远瞩的信心和追寻。 外圆内方不是工于心计。像古代所有的皇亲国戚争权夺位,谋取一片江山,而表面却波澜不惊,言辞句句有所指却又不点破,这应该被称之为圆滑吧,却偏偏他们内心恶毒,手足相残,亦所不辞。好似所有的帝王都是踩着鲜血登上皇位的。而在整个过程中,被称为圆滑的东西最自私,也最丑恶。

我们的确要有一套自己的处世模式,我们总是要以人心为背景,在自己的舞台上用生命来旋转、歌颂。我们的确得有心计,但在友情、亲情及所有值得我们去回忆的篇章里,取得胜利的永远都是包容、朴素、真诚和善良。

每个人都有想法,但我们却需要以另一种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观点。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依旧不能改变自己善良的本质。变通只是一种策略和方式,而内心的方正和坚守,却是

在时间的逝去中流徙不掉的,永远存在的。我们要坚守心灵,要刚正不阿,要正气凛然。

分析:王燕晶用散文式的笔法写了一篇美文。如果说缺点,那就是没有在开篇就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到了文中才出现了论点。高考作文和日记、随笔是不一样的,改卷老师没有阅读耐心,因而,学生也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地抒情。老师们从读标题、看两头、抓中间做起,快速地浏览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虽美,却未必能得高分。 方圆(赵琦)

我们都很熟悉“上善若水”,但极少有人知道后面还有“任方圆”三个字。或许,这被我们忽略的内容才是水之至善的真正原因。

的确,我们有时需要变得“方”一点,这一种责任感和正义感,是方舟子敢于一次又一次揭破骗局、不懈打假的坚毅果敢,是斯诺登敢于爆出美国“梭镜”计划窃听丑闻的英勇无畏;“方”不是面对劫匪我自岿然不动的胆小懦弱,不是看到老人摔倒不敢扶起的顾虑重重??如果没有正义,没有有棱有角、不惧身后千夫所指的勇士,我们的社会不知道会少多少真相和正能量。

但这种“方”绝不是肆无忌惮和跋扈不羁。如今,我们的言论更加自由,可很多人却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变得无知无畏,只要张扬个性,只要跳脱不羁,面对他人的

批评或建议,一句“我不在乎”就轻松带过。他们因无知而放任,无畏而善斗,忘了自己内心应该还有一条底线去遵守。这样的“方正”,我们宁可不要。

所以,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变得“圆”一些。这不是妥协退让,而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生存和斗争的智慧。古人云:“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任何事情太过极端便都是错误,懂得各退一步才会海阔天空。萧伯纳面对路人“我从来不给愚蠢的人让路”的挑衅,并没有生气,没有愤怒,没有用一贯刻薄的笔调进行嘲讽回击,他只是淡淡一笑,“我恰恰相反。”彬彬有礼地将一场矛盾化为无形,却让挑衅者无言以对。这才是智慧。

当然,“圆”不意味着圆滑世故,不是为了某些利益去阿谀奉承,不是在唯唯诺诺中丧失自己的主见,更不是让无情的现实将曾经的热血青年打磨成精明势利的“老油条”。

有人说,你变得有棱有角的唯一好处就是让别人吃掉你的时候更容易下口;而你变成一个圆,则会让你越滚越远,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那就让我们做水一样的人吧,“上善若水任方圆”,任它改变形态,亦不失其本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