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常用修辞手法

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一)比喻

【概念】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形式】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 (明确包含比喻词,如: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等。)

例: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二)比拟(可细分为拟人和拟物)

1

1、拟人:【概念】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蜡炬成灰泪始干。

2、拟物:【概念】把人当物写拟物。

【例句】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三)夸张

【概念】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分类】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概念】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概念】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

2

(1)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2)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3、超前夸张:【概念】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四)排比

【概念】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

【作用】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例句】

(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五)对偶

【概念】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满招损,谦受益。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