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

20XX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及解析

一、基础-运用(共23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XX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身体直立行走,__①__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__②___ 。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追溯(shuò) “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 .B.追溯(sù) “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 .C.追溯(sù) “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 .D.追溯(shuò) “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和笔顺,属于基础类内容。 【点评】本题在初三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讲座《字音》中有详细讲解。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答案】A

【解析】栩栩如生,在这里意思是雕塑像真的人一样,较为合适。②考查的是句子的语序,“周口店遗址”是个地名,应该连在一起出现。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 ....

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打一字) 谜底:互 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打一字)谜底:日 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边藏。(打一字)谜底:高 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打一字)谜底:兆 【答案】B

【解析】B是根据常识来判断,不是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2分)

A.温故知新 杞人忧天 毛遂自荐 B.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刻舟求剑 C.守株待兔 完璧归赵 幡然开朗 D.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来源,熟知典故做题会非常容易。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4.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 去老范一千年,后__先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答案】B

【解析】根据学过的课文可判断出答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一空“八百里”应和“一千年”相对应。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5.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热情。校刊记着向参加活动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资源的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包围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A.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 B.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C.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D.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 【答案】C

【解析】C项属于答非所问,考查语言的得体。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B.野花遍地是:杂儿样,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理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理解:“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系越来越远。

D.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是地上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多了,变成了路(故乡《鲁迅》)

理解:把“希望”比作是“路”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去探索、实践、希望就会出现在眼前,就会迎来新生活。 【答案】D

【解析】A“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错误。B“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错误。C“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错误。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涉及。 (二)填空(共9分) 7. 默写(共4分)

(1)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分)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1分)

(3)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2分) 【答案】 (1)采菊东篱下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识记,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5分) 1.在乡村酒店饮了几杯酒,林冲觉得身上暖和了,便买了一葫芦酒和一些牛肉,冒着风雪,飞也似的向草料场奔去。 2.林冲来到草料场,只见两间草房已被大雪压倒,这时天色已黑,林冲想到买酒时路上见到的古庙,便想去那里暂宿一夜。 3.林冲来到古庙,只见墙壁破败不堪,他用一块石头顶住门,然后坐下来,慢慢饮酒吃肉。忽然,听得外面噼里啪啦地爆响。 4.林冲从门缝向外观看,只见草料场起了大火。他拿了花枪,正要出去救火,忽听门外有人说话,便伏在门边倾听。 5.林冲听出原来是高太尉派陆谦、富安和差拨来陷害他,不由得心头怒火万丈,大喝一声,冲出门外。 6.三人见是林冲,慌忙逃走,林冲紧赶几步,一枪刺倒差拨,又一枪结果了富安,翻过身来,抓住陆谦丢在地上,直取他的性命。 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 ① 》 ,连环画讲述的 ② 的情节,反映出林冲由当初隐忍到现在反抗的思想性格转变。后来,林冲毅然投奔了梁山。他的这段经历体现了这部古典小说 ③ 的主题。 【答案】①《水浒传》 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③官逼民反 【解析】名著阅读。难度低。属于给分题。

【点评】本题相关知识在初三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