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种苗学特点
连续性、区域性、实践性、集约性、综合性 一、种子
概念:是绝大多数乔、灌木树种繁殖后代的主要材料,是育苗和造林不可缺的物质基础。包括植物学上所说的真正意义的种子或种子的一部分、果实或果实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等。
意义:是林木繁殖及造林的物质基础,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的人工林质量。 –按贮藏特性分,分类:(1)正常性种子:种子从母树脱落时通常含水量较低,耐干燥和低温,安全含水量低。(2)顽拗性种子
二、良种: 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 遗传品质:体现在用此种子造林形成的林分具有速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
? 播种品质:体现在种子物理特性和发芽能力等指标达到或超过有关国家标准。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只有两都优良的情况下才能称为良种。
三、种子生产研究内容
论述林木的结实规律、科学地经营管理种子生产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节 林木良种繁育
一、种源和种子区划 1. 种源:是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同一树种由于长期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必然形成适应当地条件的遗传特性和地理变异。 ---- 种源的理变异的基本规律: 种源间在绝大多数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中心产区到边缘产区,多数性状呈南北渐变趋势,中心产区生长快,但适应性不如非中心产区。 2. 种子区划
(1)种子区: 生态条件和树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也是造林用种的地域单位。
? 为更好地控制用种, 在一个种子区内再细分为次级单位—— 种子亚区。 无种子区划的树种如何确定种源? ---不同种源的种子,由于其长期适应特定的局部外界环境,逐渐形成不同的生态型,若调拔不当,轻则造成严重损失,重则造成造林失败。一般来说,选择种源应根据以下原则。
1. 气候条件:①本地种源最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应尽量采用本地种子,就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②缺种地区在调进外地种子时,要尽量选用与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或相似地区生产的种子。③林木种子调运距离的一般规律是,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的范围可比相反方向的大。如我国的马尾松种子,由北向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3°,由南向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2°;在经度方面,由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向气候条件较好地区调拨范围不应超过16°。
–④地势海拔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垂直调拨种子时,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0~500m. 2. 土壤条件:
–包括土壤酸碱度和水分状况,不应相差太大。
二、良种选育
选种:个体选择、群体选择、无性系 引种
育种:常规育种、非常规育种
三、良种基地:所谓良种基地,是指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一) 母树林:
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照母树林的营建标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 (二)种子园
是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三)、采穗圃
是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 采
四、树木结实周期 ① 概念:丰、平、歉年:结实量多、中等、很少或没有产量的年份。
–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大、小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间隔期:2个大年间的间隔期。 产生大小年的原因
–1) 营养问题:丰年后的林木,由于当年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造成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使花芽分化不能正常进行,花芽分化量少,分化期短,而且着果力低,导致下一年结实量减少。
–2) 激素影响:丰年后的林木,由于消耗了大量的成花激素,导致激素失衡,即成花激素(主要是赤霉素类)含量少,从而使花芽形成受到抑制。
–3) 环境条件:包括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供应,土壤水分、养分的不足也会使花芽分化减少和落花落果现象发生。
–4) 人为经营活动:应尽量减少C/N,并在花芽分化期充足供应氮肥,以利于母树的花芽分化。
三、 采种技术
–1. 采种方法:(1) 树上采种(2) 地面收集(3) 伐倒木采种(4) 水上收集(5) 动物洞穴中收集种子。 一、贮藏原理
(一)种子的呼吸
?呼吸作用可用两个指标衡量,即呼吸强度和呼吸系数。
?种子贮藏过程中,究竟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与种子本身状况及贮藏环境有关。
–气干状态的、种皮致密的种子,贮藏在低温干燥且密闭缺氧的环境条件下,以无氧呼吸为主,种子代谢活动十分微弱,呼吸速率很低。
–反之,以有氧呼吸为主,呼吸速率较高。 ?在种子贮藏过程,这两种呼吸往往同时存在。 –通风透气时,以有氧呼吸为主。
–若通风条件差,氧气供应缺乏时,则以无氧呼吸为主。
第五节 种子休眠及催芽
一、种子休眠: 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某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内在因素等原因,导致种子暂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
1、强迫休眠: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得不到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水分、温度和氧气等,种子暂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
2、生理/自然休眠: 种子成熟后,即使有了适宜发芽的条件,也不能很快萌发或发芽很少的现象。 3、引起休眠的原因:
①胚生理后熟或胚休眠:种胚未分化完全或体积过小;种胚已分化但缺乏萌发营养物质、激素很不平衡
②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光、温、水、气
③种被障碍:种皮不透水;种皮不透气;机械约束作用
④抑制物质:存在部位:种皮、种胚和胚乳;物质种类:ABA、阿魏酸、乙烯、香豆素、苯酚、咖啡碱等
4、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①给予适宜的发芽条件
②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来解除 ③采用化学药剂处理 ④层积催芽
二、种子催芽:通过人为的方法打破种子休眠,并使种子露出胚根的处理。
1、作用:能提高场圃发芽率,使幼苗出土整齐,缩短出苗期,并提高苗木质量与合格苗产量。
第六节 种子品质检
一
1、净度:纯净种子重量占测定样品各成分总重量的百分率 2、千粒重:1000粒纯净种子在气干状态下的重量,以克表示 3、含水量:种子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测定方法:
103℃±2℃烘干法:中小粒种子 130℃烘干法:大粒种子 红外水分测定仪 4、发芽能力:发芽能力是种子播种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它表示成熟种子在适宜的室内发芽条件下的发芽能力 5、种子活力: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本身具有的决定其快速而整齐发芽及发育成正常苗的潜力。
从动态的观点出发,分2类。
原初活力:指种子完全成熟时所具有的最高活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