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学案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教师版

【三维目标】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

2、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掌握有关句式的特点; 3、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和气势充沛的特点。 【教学重点】

落实文言知识,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和气势充沛的特点。 【教学过程】

【晨读感悟】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上》)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下》)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公孙丑下》)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梁惠王上》) (5)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梁惠王下》)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上》)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

(8)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离娄上》) (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离娄下》)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滕文公下》) 【知识链接】

1、 关于“四书五经”

儒家思想讲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就是认识世界;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改造世界;诚心、正意、修身就是做人。儒家经典首推“四书五经”,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多存于其中。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2、 关于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主要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公孙丑上》)。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尽心下》)。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性善论 孟轲的 “ 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良能”。 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轲对教育的作用,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了解背景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倚强凌弱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致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过程与方法】

【预习自测】 自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完成预习自测;了解作者观点。

2、解释下列

句中加点的字 (1)河内凶: .(2) 察邻国之政: .

(3)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弃 甲 曳 兵: ..

(5)或百步而后止: .(6)直不百步耳: .(7)数 罟不入洿池: ....(8)谷不可胜 食也: .

(9)养生 丧死: .(10)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11)树之以桑: .(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 悌之义: : ....(1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14)斧斤以时入山林: ..

(1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6)邻国之民不加.

少: (17)王好战,请以战喻. : (18)鸡豚狗彘之畜.: (19)王无罪.岁: (20)非我也,岁.

也。 3、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词类活用.

(1)填然鼓之 鼓: (2)树之以桑 树: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 (4)谨庠序之教 谨: (5)然而不王者 王: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 : 5、比较下列虚词在各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①寡人之于国也 于 ┫②移其粟于河内

┃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①察邻国之政 之 ┫②寡人之于国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 ⑤王道之始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 以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死: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则 ┫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④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①移其粟于河内 其 ┗②百亩之田,勿奇其时

┏①弃甲曳兵而走

┏ ②或五十步而后止

而 ┫③ 然而不王者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辨析特殊句式,并翻译。 1、 句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4)树之以桑——以桑树之

2、 句: (1)未之有也

(2)鸡豚狗彘之畜。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课前检测】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 C ) A.王好战,请以战喻(喜欢) B.谨庠序之教(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C.或百步而后止(或者) D.王道之始也(开端) ..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 A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子一类的工具) B.数罟不入洿池(洼地积水) ....C.申之以孝悌之义(敬爱兄长) D.王无罪岁(归咎年成) ....3.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三项是( A)

①谨庠序之教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 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 B.①③⑤ C.③⑥⑦ D. ①③⑥ 3.下面“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察邻国之政 ②填然鼓之 ③王道之始也 ④树之以桑 ⑤未之有也 ⑥是仅异于刺人而杀之 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 ⑧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⑦/②/④⑧/③/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⑧/③⑦ C.①③/②/④⑥⑧/⑤/⑦ D.①③/②⑥⑧/④/⑤/⑦ 5.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D )

A.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弃甲曳兵而走 D.沛公安在 【文本研读】

【自主学习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一)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问题展开讨论的。

2、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本文共有五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向孟子提出 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写孟子分析 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7自然段),孟子提出自己的 仁政 的主张。解决 民不加多 的问题。

【自主学习二】重点突破

1、在第一段中,梁惠王提出了什么困惑?他为什么困惑? 明确:梁惠王的困惑:“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但“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因为梁惠王觉得自己比邻国国君多做了很多事情,对国事相当“尽心”,但结果并不如意。

2、第2—4节中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否定了自己与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孟子认为“民之加多”,就要施仁政,行王道。孟子认为应如何实行仁政呢?提出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