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
作者:易灵仪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1年第10期
不少语文教师设计的语文作业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弹性,且脱离生活实际,制约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此,笔者从改革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人手,在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在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使学生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改变作业设计观念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来到学校是为了得到教师的引导,从而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做人。作业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更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要将作业窄化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手段,而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作业内容的开放与整合,强调作业过程的合作和实践,注重作业形式的创新和趣味,使其更加贴切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二、作业的设计应以“兴趣”为核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形式呆板、内容枯燥且一成不变的语文作业,只会让学生觉得无趣,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这样的作业对学生才具有吸引力。
三、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层次性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先天差异性,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基础较好学生“吃不饱”而基础较差学生又“吃不了”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受年龄差异的影响。因此,作业的设计要从多方面考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作业量增减。要求过于简单、学生已掌握的作业少留,同类型作业切忌重复。对于学习能力较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少留或不留基础类型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薄弱、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可适当布置基础类型作业量。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而给学生一个可选择的范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做较难的作业,能力稍微弱些的学生可选做较简单的作业。但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往往会知难而进,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尝试着能摘到“桃子”。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出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难易有别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学困生的接受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三)作业选择的自主性
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差异,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自己控制、自我安排、自己布置作业。这一措施经过在学校高年级的实践已证明是可行的。学生自己布置作业,感受到教师的信任,获得了自我成就感。如在学习《负荆请罪》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自我安排作业,学生或用图画展示课文的某个场景,或选择角色演一演,或加上背景音乐读一读,或加入适当的想象改编成故事说一说。
四、作业的内容应体现综合性
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注重语文学科内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综合,也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体现作业同生活的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学了《云雀的心愿》后,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森林的作用和环境保护的含义。这一作业,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学生巩固、应用了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换。又如学完《称象》这课,可根据曹冲称象的三个步骤:赶象上船、划线一赶象下船、装石—称石,让学生用水盆、玩具、石子、秤等工具模拟曹冲称象的过程。这一实验陛作业,使学生在动手中巩固了知识,淡化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作业的形式应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难以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的作业内容,通过多种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可布置演说交际类作业、读写积累类作业、采集创编类作业、考察探究类作业、观察与思考类作业、学科知识渗透类作业等。
如同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精心设计作业,使作业真正成为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探讨生活、教学相长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