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太湖县弥陀镇河口初中 陈昊 491641607@qq.com

【摘要】作为教师开放、诚实地对待学生,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才能培养出敢质疑、爱质疑的好习惯,才能培养出以疑为荣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才能使学生敢于挑战问题,挑战书本,挑战老师,挑战权威,敢于怀疑已成之见,才能培养出有思维、有创造、有创新的新一代。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质疑 教学效率

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培养好学生的质疑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所谓质疑意识,是指学生对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是思维积极的重要表现。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因此,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自觉读书,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自己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要善于营造有利于学生质疑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乐

1

于提问

1、创造宽松的质疑环境。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善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优秀的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师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平等对话,才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培育探索求知的信念,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对质疑,学生往往有三怕:一怕别的同学说自己的水平低;二怕说错了被同学嘲笑;三怕提出不同看法,得罪教师。这些顾虑不消除,就会抑制学生的质疑精神。对此,教师应首先自己带头消除顾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以实际行动真诚欢迎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疑问。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有民主、平等,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的精神,真正的知识不是迷信,是科学。也不应是盲从,要提倡学生大胆质疑。

2、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留给学生充足的质疑空间和时间。教师不能采用原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包揽所有的问题,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挥的余地。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经说过,教师替学生思考,如同替学生吃饭一样,都是害学生。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

3、教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劳动。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想方设法营造积极、宽松的学习氛围和亲近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在思想品德天地里探索、发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对

2

学生进行鼓励,在学生积极主动提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问题质量的高低,都要认真做答,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让他们觉得质疑问难是学生应有的权利,是光荣的,从而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二、紧扣课堂教学,让学生善于提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但要学生在学习中从无疑到有疑,需要一个过程,要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才能逐渐达到。引导学生质疑,需要老师进行质疑的示范,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其能够触类旁通,敢于质疑并善于质疑。

1、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兴趣,找准质疑的切入点。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时政“热点”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如能联系实际把时政“热点”渗透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则能引起学生兴趣。如课文中谈到“维护国家主权的统一”时,就可联系时政热点——钓鱼岛事件,结合历史知识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设问,这样一来,学生就加强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的爱国意识。抓住热点,联系实际,让许多学生从无话可说到说话较多,从没有问题到提出问题,师生之间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看报、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讨论时政热点的好习惯,从而扩展了学生视野,活跃了思维,达到了思想品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