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和教育对策的文献综述
早期性教育关系到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安定。提倡“性教育”,目的就在使每个人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了解自己和异性的身心发展,学习两性交往,最后能建构美满幸福的家庭。不能认为性教育是无师自通或水到渠成。鲁迅先生早年就提出过重视儿童早期性教育,他认为“知”比“无知”更有益。不能把性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性知识教育,性教育涉及生理、心理、社会、道德、伦理诸多方面。 一.性教育现状。
远观国际。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本国实际出发,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将性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将性教育与个体的整体素质发展结合起来,与人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性教育看作“人格教育”“爱的教育”“生活教育”,甚至将它提升到“人的教育”的高度。日本在1979年便专门编写和出版了《性教育指导纲领》,其中“儿童篇”系统地介绍了儿童期性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美国在1990年就有50%的学校开展性教育活动,并以此指导和配合家庭的性教育。瑞典作为世界上性教育公开化程度最高、性教育效果最好的国家,学校中已将性教育普及。
近看我国。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的儿童性教育却在相当程度上被人们所忽视,这与国际上把性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关心人的终身健康与幸福的教育趋势是不一致的。因此,在儿童期普及性教育理所应当。 二.了解幼儿性心理发展。
他们从各种消遣活动中得到身体上的快感,性的观念逐步形成。从孩子出生到学龄前,性心理分别经过口欲期(出生—1岁半,如吮吸手指)、肛欲期(1岁半—3岁,如身体的排泄活动)、性器官欲期(3—6岁,抚摸自己的性器官现
象)和性疏远期(6—7岁,萌发了对异性的好感与接近愿望,但却以疏远和反感的形式表现出来)。
弗洛依德曾指出:“公众的观点是儿童没有性感觉,这种本能最初出现的时间似乎是在青春期。这虽是一种普遍的错误,但其后果却是严重的。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性活动的基本原理的无知所造成的。”因此,即使是年幼的儿童也是有性感觉,并对性有强烈的好奇心。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说,“3—4岁是孩子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持续两个月,他看你洗澡看两个月,两个月以后让他看都不会看了。”
三.性教育宜早不宜迟。
我们这里所研究的学龄前主要是指3—6岁幼儿。3~6岁的儿童是人生起始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身体发育处于最旺盛的阶段,心理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好奇心正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飞跃。这时候随着身体发育,他们会发现身体感觉最好受之处是生殖器官,出现抚弄自己的性器官现象即刚才所提到的性器官欲期。他们正处于试图独立的学习阶段。然而几乎也要受到来自大人的压抑。事实上,孩子这时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的引导。
幼儿性教育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发育开始很早,即便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学家玛丽考尔特博士强调说,“儿童阶段,特别是5岁以前的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性教育开始的关键时期是3—5岁,这一时期内接受性教育,对受教育者一生的“性特征”具有决定性作用或深刻影响。
儿童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让我们携手,培养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自然而健康的态度,建构孩子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