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推理,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考试题型。不仅在公务员考试中考查,在事业单位、选调生、各大用人单位也是把这一部分作为能力测试的标准之一,主要考查应试者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反应速度。数字推理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是一个有某种规律的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使之符合数列的排列规律。其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推理,题目中全部是数字。 一、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
对数字的敏感分为两种,性质和多次方数。即当我们看到一个数字的时候就要立刻想到它的性质(自然数、质数、合数等)和它周围的多次方数。 要求大家掌握的:
平方:应知道1-21的平方数; 立方:应知道1-11的立方数;
多次方:应知道1-5的1-5次方,对于2来说要多记几个,要知道1-10次方。 二、培养对基本数列(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的敏感度
所有的数字推理都是最基本的数列转化而来,所以要对基本数列铭记于心。应掌握的基本数列有:
自然数列: 1,2,3,4,5,6,7?? ① 质数列: 2,3,5,7,11,12?? ② 合数列: 4,6,8,9,10,12?? ③ 和数列: 1,2,3,5,8,13,21?? ④ 积数列: 1,2,4,8,16,128?? ⑤ 等差数列:1,6,11,16,21,26?? ⑥ 等比数列:1,3,9,27,81,243?? ⑦ 多次方数列:
自然数平方数列:1,4,9,16,25,36?? ⑧ 自然数立方数列:1,8,27,64,125,216?? ⑨ 三、熟练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
(1)逐差法:常见的有1-3级逐差,构造网络。例1: 24,34,50,74,108,( )
A.168 B.166 C.154 D.148
【答案】C。【中公解析】二次逐差后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由此可知是公差为2的等比数列,故选C。 例2: 3,5,-4,18,-44,( ) A.124 B.96 C.86 D.68 【答案】A。
【中公解析】一次逐差以后,新数列与原数量之间存在-2倍的关系, 因此,选A。
(2)逐商法:常见的规律有项×倍数、项×倍数+数列、项×倍数+项 例3: 2,5,9,19,37,75,( ) A.140 B.142 C.146 D.149 【答案】D。
【中公解析】前一项与后一项作商都是2倍左右,因此5=2×2+1,9=5×2-1,19=9×2+1,37=18×2+1,因此75×2-1=(149),选D。数字推理需要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把平方、立方、多次方记住;培养对数列的敏感,记住八大基本数列;在培养敏感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练习,多注意逐差、逐商等方法的运用。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广大考生以真题为主来练习,可以买一些针对于本省考试的教材、试题进行练习,做到真正的厚积薄发!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数学家,他不会烧开水,就向工程师请教:“请问怎么烧开水呢?”工程师拿来一个空的水壶并告诉他:“你看,这里有个水壶,你把里面接满水,盖上盖子,放在火上烧,等壶发出呜呜叫的声音,水就开了。”数学家按照工程师的指示,顺利的把水烧好。第二次,数学家又想烧水了,他去拿水壶,发现水壶里面已经装满水了,这时候,他把水倒掉,然后再拿着空壶,把水接满,放在火上烧开。可能你会觉得,这个数学家有点傻吧,有水的时候直接烧水不就完了么?他是有点傻么?其实不是,这里揭示的不是一个行为的问题,而是一种思想的问题。这个数学家把一个新问题转化成了一个他处理过的问题,然后顺利地把问题解决了。这是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一个非常重要思维方式。为了更好地解决数学题,我们也要学着把数学中碰到的新问题转化成解决过的老问题,把新题目和以往做过的题目进行类比,来快速准确地完成解题。这种方法,就是母题拆分。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以一道公务员考试题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下这种重要的方法。
例1.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15个,若干天可以完成。当完成加工任务的3/5时,采用新技术,效率提高了20%。结果,完成任务的时间提前10天。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A.900 B.1500 C.2250 D.3450
中公解析:可能很多考生会觉得这个题目有点麻烦,或者解题的时候有点乱,现在我们利用母题拆分的方法来解这个题目。
首先,要想解答这个题目,我们需要完成任务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采用新技术,效率提高了20%。结果,完成任务的时间提前10天。”这句话拆分出第一个母题。即“把工作效率提高20%后,完成任务的时间提前10天,求原计划几天完成?”接下来根据比例法解题,效率提高20%,则新效率:原效率=6:5,由于完成的是同一项任务,按照时间为效率的反比,则新时间:原时间=5:6。所以,按照新效率工作,会比按照原效率工作少用一份时间,则一份时间为10天。原计划用6份时间,即60天完成。
接下来,根据刚刚求得的“60天”以及这句话,“当完成加工任务的3/5时,采用新技术”我们可以拆分出第二个母题,即完成一项工作的2/5耗时60天,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几天?这一步就非常简单,用60除以2/5得到150天。 最后,结合第一句话,以及刚刚求得的150天,我们可以得到最后一个母题。“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15个,150天可以完成,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这一步也非常简单,即15乘以150,等于2250个。解得答案为C。
中公点拨:这样拆分开来之后,这个题目就变得简单多了。实际上,复杂的题目也是由多个简单的母题组合而成的。如果能够对题目进行母题拆分,就可以把题目分析得更清楚,实现化繁为简的效果,更能够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所在,一举两得。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拿起数学题目,尝试一下这个方法吧! 1、尾数法
例:有271位游客欲乘大、小两种客车旅游,已知大客车有37个座位,小客车有20个座位。为保证每位游客均有座位,且车上没有空座位,则需要大客车的辆数是( )。
A.1辆 B.3辆 C.2辆 D.4辆
中公解析:显然27大的尾数是1,那哪个数乘以37得到的尾数是1呢,在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因此选B。 2、奇偶性
例:超市将99个苹果装进两种包装盒,大包装盒每个装12个苹果,小包装盒每个装5个苹果,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刚好装完。问两种包装盒相差多少个?【2012-国考】 A.3 B.4 C.7 D.13 中公解析:3、质合性 注意质数2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