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休眠
夏天的傍晚,蝙蝠在空中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着。它们正在捉蚊子,逮夜蛾呢。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怎么办呢?是躺着等死,还是像大雁、燕子那样千里跋涉,飞到温暖的南方去?
不,都不是。入冬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躲到山洞里、屋檐下……在僻静安全能避风寒的地方集体睡眠。它们双脚抓住崖壁、房檐等,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生命活动几乎停止。这种“睡觉”就叫“休眠”。等到来年春暖花开,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蝙蝠休眠在冬天,所以叫“冬眠”。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习惯哩!不过海参休眠的季节不是在冬天,而是在夏天。
海参吃海底下的虫子。夏天,风和日丽,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海底再也没有海参吃的东西了。可是,海参只会在海底蠕动,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只好睡觉喽。
秋去冬来,海面变得寒气逼人。虫子受不了啦,又回到海底过冬了。哈哈,海参有了“粮食”,于是就醒过来了。
因为海参休眠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小语: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这篇短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休眠,并且详细地介绍了两种动物的不同
休眠原因、时间、地点和方式。同时以欢乐诙谐的语言增加了读者对大自然奥妙的探寻。 小语: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忽东忽西: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可以学会灵活运用这个词语,我们可以说忽左忽右。同学们,还能不能想出更多的这个格式的词语呢?
三五成群:形容一伙人,几个人几个人的聚在一起。这里描写的是蝙蝠是怎样休眠的。
小语:
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在描写蝙蝠的休眠方式时,作者没有直接阐明,而是接连用了两个设问句“怎么办呢?是躺着等死,还是像大雁 、燕子那样千里跋涉,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并且自问自答,“不,都不是。”在语言上十分亲切自然,富有童趣。而且也吸引读者继续往下读,去探究动物的休眠方式。
“伸伸懒腰,打打哈欠”,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蝙蝠醒来后的样子。
作者写了完全不相关的两种动物的休眠方式,并且通过它们两个,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原来动物的休眠还可以依据时间不同分为:冬眠和夏眠。然而,它们两个又因为同样的原因而休眠,那就是缺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