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互联网+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作者:王海琴 赵水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09期

【摘 要】“互联网+”时代来临,课堂教学如何发展?怎样让互联网与课程完美结合?这是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文章以“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技术应用”课程为例,对“互联网+”背景下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73-02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教育领域中,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而又迅速地发生着。面对新形势、新变革,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在“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不仅要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提高教学水平的外在工具,更重要的是将“互联网+”的理念真正融入教学,建立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在“互联网+课程”环境下更加智慧化、个性化、自主化,更有效地去学习,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现以“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技术应用”课程为例,对“互联网+课程”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现状 1. 教师与学生现状分析

目前,教师只需要在课前备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好本节课的相关课件与视频,实现的仅仅是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环节也仅限于课堂环节,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片面,面对班额40左右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课前做不到有效的预习,课后做不到对讲授内容的巩固,本节课堂上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往往需要等到下一节课来解决。

2. 教材与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技术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主要是使用Creo软件对工业机器人线体设备进行建模、装配、转化工程图、机构仿真等。目前选用的教材虽然包含有真实案例,然而教材的编写格式都是以模块化为主,即按照零件的建模、装配建模、工程图模块等顺序编写。运用这样的教材,我们发现学生在零件建模阶段的学习兴趣较浓,到了装配和工程图模块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掌握不完整。

3. 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