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数据通信》期末复习题带答案 方便版

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打“√”,否则打“×”] 数据链路与数据电路是一回事。(×) 国际电报2号码是5单位代码。(√) 信号码元与传输代码总是相同。(×)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为狭义信道。(×)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DCE一律为调制解调器。(×) 数字数据传输也是一种基带传输。(√) X.51建议比X.50建议用得多。(×)

常用的MQAM有4QAM、8QAM、16QAM等。(×) MQAM中M指的是星座图上的点数。(√)

10.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基带形成滤波器对应着一个物理设备。(×) 11.X.50建议的复用方式是比特交织。(×) 12.相对调相的参考相位为0。(×) 13.理论上讲,只有横截滤波器N时,才能消除符号间干扰。(√) 14.余弦低通的冲激响应波形有符号间干扰,不宜做为基带形成网络。(×) 15.水平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不如二维奇偶监督码。(√) 16.卷积码某一码组中的监督码仅对本码组起监督作用。(×) 17.信息反馈不需要信道编码器。(√) 18.监督码元只对信息位起监督作用。(×) 19.循环码属于非线性码。(×)

20.相对调相比绝对调相的频带利用率高。(×)

21.频带传输系统与基带传输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调制、解调器。(√) 22.数字调频的频带利用率最低。(√)

23.理想低通形成网络是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特例。(√) 24.r越大,纠、检错能力越强。(√)

25.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X.51建议。(×) 26.二维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比循环码强。(×) 27.混合纠错检错不需反向信道。(×)

28.所有分组网的分组平均长度一律选为128字节。(×) 29.虚电路对网络拥塞或故障的适应能力不如数据报灵活。(√) 30.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概念相同。(×) 31.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开销小。(×) 32.分组长度与交换机的费用成正比。(×) 33. X.25建议是各种终端与DCE之间的接口。(×) 34.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比HDLC的传输效率低。(√) 35.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对二进制代码不限。(×) 36.虚电路对网络拥塞或故障无适应能力。(×) 37.非分组型终端具有排序功能。(×) 38.虚电路方式中数据分组不必路由选择。(√) 39.分组交换比帧中继的传输效率低。(√) 40.FR交换机不具有流量控制能力。(√) 41.FR目前只能提供PVC业务。(√) 42.FRN只可做传输网。(×) 43.DDN中不包含交换设备。(√) 44. FR交换机不具有检错能力。(×) 45.帧中继提供的是无连接服务。(×)

46.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实现的是动态连接。(×) 47.我国DDN的网络结构分为两级。(×) 48.DDN本身不受任何规程的约束。(√) 49.网络拥塞是指吞吐量下降为零。(×) 50.数据传送速率大于数据传信速率。(×) 51.数据与数据信号不是一回事。(√) 52.理论上讲,只有横截滤波器N时,才能消除符号间干扰。(√) 53. 汉明距离越大,纠错、检错能力越强。(√)

第 1 页 共 8 页

54. 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正交调幅。(√)

55. 普通用户的公有IP地址一般采用动态分配方式。(√) 56. 帧中继比分组交换时延小、信息传输效率高。(√) 57. DDN是全透明传输网。(√) 二、单项选择题

设数字信道的带宽为3000Hz,采用八进制传输,无噪声时该数字信道的容量C为(C)

A.6000bit/s B.12000bit/s C.18000bit/s D.24000bit/s 设模拟信道的带宽为3100Hz,信噪比为30dB,信道容量为(B)

A.30000 bit/s B.30898bit/s C.20000 bit/s D.50000 bit/s 数据通信系统符号速率为4800Bd,M=16时数据传信速率为(C)

A.4800bit/s B.14400bit/s C.19200bit/s D.19600bit/s 数据传信速率与码元传输速率

间的关系为(C)

A. B. C. 以上都不对 频带传输时DCE具体为(A)

A.MODEM B.DSU C.滤波器 D.传输控制器 频带传输系统中接收带通的作用是(A)

A.除去信道中的带外噪声 B.滤除高次产物 C.限制信号频带 D.还原基带信号 基带传输最佳化的条件是(A) A.

B.

C. D. 5抽头的时域均衡器N等于(B)

A.1 B.2 C.3 D.4 第一类部分响应形成系统(B)

A.无码间干扰 B.有码间干扰,但是固定的可消除

C.有码间干扰,且不可消除 D.有码间干扰,是固定的不可消除的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D) A.滤除噪声和干扰 B.限制信号频带

C.起波形形成作用 D.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11.八电平的数据信号序列,一个符号用几个二进制代码表示(B)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2.衡量有效性的主要指标是(D)

A.调制速率 B.数据传信速率 C.数据传送速率 D.频带利用率 13.采用2DPSK的原因是(B)

A.解决误码扩散 B.解决相位模糊问题C.提高频带利用率 D.容易实现 14.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的特点是(D)

A.频带利用率较高 B.有符号间干扰 C.冲激响应波形“尾巴”衰减慢 D. A和B 15. 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为(D)

A.比特交织和帧交织 B.字符交织和帧交织 C.帧交织 D.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 16.数据传输系统的眼图的作用是(B)

A.滤波B.衡量传输波形的畸变程度 C.减小码间干扰D.降低误码率 17.基带传输最佳化的条件是(A) A.

B.

C. D. 18.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符号速率为(C)

A. B. C. D. 19.基带形成网络包括(D)

A.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 B.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 C.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D.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

器和均衡器

20.某码组的汉明距离为3,它能(D)

A.检错2位码 B.纠错1位码 C.纠错2位码 D.A或B 21.属于线性分组码的有(D)

A.奇偶监督码 B.循环码 C.卷积码 D.A和B 22.可以纠错的差错控制编码为(D)

A.奇偶监督码 B.二维奇偶监督码 C.汉明码 D.B和C 23.纠错编码中加的监督码越多(A)

A.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低; B.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低; C.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高; D.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高。 24.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C)

A.偶数 B.奇数 C.未知数 D.以上都不对 25.某(n,k)汉明码n=15,r为(B)

A.3 B.4 C.5 D.6 26.线性分组码的汉明距离等于(A)

A.非零码的最小重量; B.非零码的最大重量; C.3 D.4 27.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频带利用率为(C) A.

B.

C. D.

28.第四类部分响应形成系统与

的关系为(B)

A.

B.

C.

D.

29.差错控制方式中不需反向信道的是(B)

A.ARQ B.FEC C.混合纠错检错 D.IRQ 30.有预编码的第一类部分响应形成系统与

的关系为(A) A.

B.

C. D. 31.传输效率最低的差错控制方式为(D)

A.ARQ B.FEC C.混合纠错检错 D.IRQ 32.数据报方式的特点为(D)

A.用户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历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阶段 B.需重新排序 C.对网络拥塞或故障的适应能力较弱 D.1和2 33.电路交换的特点是(D)

A.传输时延小 B.无呼损 C.电路利用率低 D.A和C

34. X.25建议中的DCE指(B)

A.MODEM B.入口节点机(可能包括调制解调器) C.DSU D.以上都不是

35.两个分组交换网互连的接口规程为(D)

A.X.3建议 B.X.28建议 C.X.29建议 D.X.75建议 36.基本型控制规程一般采用(B)

A.奇偶监督码检错 B.二维奇偶监督码检错 C.水平奇偶监督码检错 D.循环码检错 37.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单位为帧的层次是(B)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38.HDLC帧结构中FCS负责校验的字段有(C)

A. A、C和I字段(不包括填充的“0”比特) B. A、C和I字段

C. A、C、I和FCS字段(不包括填充的“0”比特) D. A、C、I和F字段

39.虚电路方式的特点为(D)

A.一次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清除3个阶段 B.终端之间的路由在数据传送前已被决定

C.对网络拥塞和故障的适应能力较强 D.1和2 40. HDLC帧结构中FCS的字节数为(B)

A.1 B.2 C.3 D.4 41.电路利用率最低的交换方式为(A)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帧中继 42.开销最大的数据交换方式为(C)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帧中继 43.非分组型终端和PAD之间的接口规程是(A)

A.X.28建议 B.X.29建议 C.X.25建议 D.X.75建议 44.HDLC帧中的FCS采用的检错码为(D)

A.奇偶监督码 B.二维奇偶监督码 C.水平奇偶监督码 D.循环码 45.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单位为分组的层次是(C)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46.基本型控制规程可以采用(C)

A.同步传输方式 B.异步传输方式

C.异步和同步传输方式 D.全双工通信方式 47.分组长度选择的决定因素有(D)

A.交换过程中的延迟时间 B.交换机费用 C.开销 D.1和2 48.采用时分复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有(A)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2和3 49.传输时延最小的交换方式是(A)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帧中继 50. HDLC规定链路结构分为(D)

A.平衡型和不平衡型两种 B.平衡型和对称型两种

C.不平衡型和对称型两种 D.平衡型、不平衡型和对称型三种 51.只可做业务网的是(A)

A.分组交换网 B.帧中继网 C.DDN D.以上都不是 52.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B)

A.传输效率高 B.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和用户终端的智能化 C.网络时延小 D.有效的带宽利用率

53.设窗口尺寸为W,则允许发送的未被确认的分组数目为(B)

A.W-1 B.W C.W+1 D.不限 54.流量控制的目的是(C)

A.降低误码率 B.提高传输效率 C.防止阻塞和死锁 D.提高信道利用率 55.属于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的为(D)

A.扩散式路由算法 B.静态路由表法 C.动态路由表法 D.1和2 56.数据通信网的拓扑结构中可靠性最高的是(B)

A.星形网 B.网形网 C.树形网 D.环形网 57.当传输信道是数字信道时DCE为(B)

A.MODEM B. 数字接口适配器 C. 滤波器 D. 传输控制器 58.X.50建议的包封组的比特数为(C)

A.6 B.7 C.8 D.9 59.单极性不归零码的功率谱密度(P=1/2)(C)

A.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s处 B.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fs处 C.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s处 D.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fs处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数据通信中常用的二进制代码有国际5号码、国际电报2号码、EBCDIC码和

第 2 页 共 8 页

信息交换用汉字代码。

2.国际电报2号码是5单位代码。

3.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中央计算机系统、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三部分组成。 4.数据电路由DCE和传输信道组成。

5.数据链路由数据电路和传输控制器组成。 6.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处理。

7.若每秒传送N个M进制的码元,则码元传输速率为N

Bd,信息传输速率

为Nlog2M bit/s。

8.数据信号的基本传输方式有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 9.根据数据电路的传输能力可以有单工传输、半双工传输和全双工传输三种传输方式。

10.数据传输中差错率一般用误码(比特)率、误字符率和误码组率来定义。 11.信道容量是指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送的最大信息量,其单位为bit/s。 12.基带传输是不搬移基带信号频谱的传输方式。

13.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滤波器的作用是限制信号频带并起波形形成作用,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114.基带传输最佳化的条件是T(f)?R(f)?H(f)2。 15.频带传输系统中接收带通的作用是除去信道中的带外噪声。

16.数字调幅可分为单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残余边带调制和正交调幅四类。 17.2PSK的功率谱密度与抑制载频的2ASK的相同。 18.2DPSK的解调方法有极性比较法和相位比较法两种。 19.V.32建议提出了16QAM和32TCM两种调制方案。

20.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指的是将低速数据流合并成高速数据流。 21.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有比特交织和字符交织。 22.差错类型主要有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两种。 23.纠错编码按码组的功能分有检错码和纠错码。

24.纠错编码按监督码与信息码之间的关系分有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25.数据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帧方式。 26.报文包括报头、报文正文和报尾三个部分。 27.数据分组的传输方式有数据报和虚电路。 28.虚电路有SVC和PVC两种。

29.OSI参考模型中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

30.数据传输控制规程有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两种类型。

31.基本型控制规程规定了10个传输控制字符用于传输控制。

32.HDLC的链路结构可以分为不平衡型、对称型和平衡结构三种。

33.物理层接口规程描述了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四种基本特性。

34.X.25建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分组层三层。 35.X.28建议是非分组型终端和PAD之间的接口规程。

36.X.29建议是PAD和分组型终端之间或PAD之间的接口规程。 37.数据通信网由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和数据传输链路构成。

38.数据通信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网格形网和环形网。 39.路由选择算法分为非自适应型路由选择算法和自适应型路由选择算法两大类。

40.流量控制的类型有段级控制、网—端级控制、源—目的级控制和端—端级控制四种。

41.用户终端接入分组网的方式有经租用专线直接接入分组网和经电话网再入分组网两种。

42.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和用户终端的智能化。

43.帧中继的典型应用有局域网互连、虚拟专用网、作为分组交换网节点之间的

中继传输和其他应用。

44.帧中继的高效性体现在有效的带宽利用率、传输效率高和网络时延小三个方面。

45.DDN的网络结构可分为一级干线网、二级干线网和本地网三级。

二、单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频带传输时DCE具体为(A)

A.MODEM B.DSU C.滤波器 D.传输控制器 2.数据传信速率R与码元传输速率

NBd间的关系为(C)

A.

R?NBd B.R?NBd C.R?NBd D.以上都不对 3.半双工数据传输是(B)

A.双向同时传输 B.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C.单向传输 D.A和B均可以

4.假设数字信道的带宽为3100Hz,采用十六进制传输,无噪声时该数字信道的容量C为(D)

A.6200bit/s B.12400bit/s C.18600bit/s D.24800bit/s 5.双极性不归零码的功率谱(P=1/2)(A) A.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s处 B.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fs处 C.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s处 D.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fs处 6.理想低通形成网络(D)

A.冲激脉冲响应波形无符号间干扰 B.冲激脉冲响应波形前导和后尾衰减较慢 C.物理上容易实现 D.A和B 7.采用有预编码的部分响应系统可解决(A)

A.误码扩散 B.相位模糊 C.码间干扰 D.误码问题 8.理想的时域均衡器(横截滤波器)抽头应为(D)

A.5个 B.7个 C.9个 D.无穷多个 9.频带传输系统中解调后还原的有(B)

A.基带信号 B.基带信号和高次产物 C.高次产物 D.数据信号序列 10.下面几种调制方式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D)

A.2PSK B.4PSK C.2FSK D.16QAM

11.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C)

A.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差 B.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 C.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 D.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 12.DDN中若采用X.50建议,数据信号速率为4800bit/s,包封后速率为(C) A.3200bit/s B.4800bit/s C.6400bii/s D.12800bit/s 13.数据通信中最常采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为(C)

A.检错重发 B.前向纠错 C.混合纠错检错 D.信息反馈 14.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C)

A.偶数 B.奇数 C.未知数 D.以上都不对 15.纠错编码中加的监督码越多(A)

A.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低; B.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低; C.纠检错能力越强,编码效率越高; D.纠检错能力越差,编码效率越高。 16.电路交换适用的场合为(D)

A.实时通信 B.传输信息量较小 C.传输信息量较大 D.A和C 17.采用统计时分复用的交换方式有(D)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B和C 18.分组平均长度(不包括分组头)一般选为(B)

A.64字节 B.128字节 C.118~125字节 D.1024字节 19.路由选择是OSI参考模型中第几层的功能(C)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

20.OSI参考模型中具有流量控制的层次为(D)

A.物理层 B.链路层 C.网络层 D.B和C 21.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的基本特性是(C)

A.通信方式为全双工,同步方式工作 B.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同步方式工作 C.通信方式为半双工,同步或异步方式工作D.通信方式为半或全双工,异步方式工作

22.HDLC帧结构中FCS负责校验的字段有(C)

A.A.C和I字段(不包括填充的“0”比特)B.A.C和I字段 C.A.C.I和FCS字段(不包括填充的“0”比特) D.A.C.I和F字段 23.X.25建议物理层的协议为(B)

A.X.20 B.X.21 C.V.24 D.V.28 29.帧中继交换机要进行流量控制。(×)

30.帧中继网只是作为业务网。(×) 四.简答题

1.什么叫数据通信?

答:数据通信的定义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它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或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2.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器的功能是什么?

答:传输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执行与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过程控制,包括差错控制和通信协议的实现等。

3.异步传输.同步传输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频带传输系统中收端低通的作用是除去解调中出现的高次产物并起基带波形形成的功能。

9.相对调相与绝对调相的关系是什么?

答:相对调相就是经过相对码变换后的数字信号序列的绝对调相。 10.格型编码调制(TCM)的概念是什么?

答:TCM方式是将调制和编码合为一体的调制技术,它打破了调制与编码的界限,利用信号空间状态的冗余度实现纠错编码,以实现高速率.高性能的传输。

11.什么是数字数据传输?

答:数字数据传输就是在数字信道中传输数据信号,即利用PCM系统的时隙传输数据信号。 24.规定PAD基本功能的协议为(A)

A.X.3建议 B.X.28建议 C.X.29建议 D.X.75建议 25.X.75建议包括的层次为(C)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26.分组交换网通常采用(B)

A.一级交换中心 B.两级交换中心 C.三级交换中心 D.四级交换中心 27.设窗口尺寸W为8,则允许发送的未被确认的分组数目为(B)

A.7 B.8 C.9 D.不限 28.帧中继用户平面的协议结构包括(A)

A.两层 B.三层 C.四层 D.五层 29.帧中继交换机(B)

A.具有纠错和流量控制功能 B.无纠错和流量控制功能

C.具有纠错功能,无流量控制功能 D.无纠错功能,具有流量控制功能 30.不包含交换设备的网络是(C)

A.分组网 B.帧中继网 C.DDN D.以上都不是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打“√”,否则打“×”] 1.数据通信系统中的DCE一律为调制解调器。(×) 2.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为狭义信道。(×) 3.信号码元与传输代码总是相同。(×) 4.异步传输比同步传输的传输效率低。(√) 5.二线和四线线路均可以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6.基带传输的信道是电缆信道。(√)

7.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基带形成滤波器对应着一个物理设备。(×) 8.余弦低通的冲激响应波形有符号间干扰,不宜做为基带形成网络。(×) 9.升余弦滚降低通的频带利用率均为?η?=1波特/Hz。(×) 10.理论上讲,只有横截滤波器N时,才能消除符号间干扰。(√) 11.眼图可衡量接收波形的码间干扰情况。(√) 12.误码率与信噪比成正比。(×)

13.单边带调制的频带利用率是双边带调制的2倍。(√) 14.MQAM中M指的是星座图上的点数。(√) 15.常用的MQAM有4QAM.8QAM.16QAM等。(×)

16.四相数字调相与4QAM的矢量图一样,所以它们是一回事。(×) 17.三种基本调制方式中,FSK的频带利用率最低。(√) 18.X.51建议比X.50建议用得多。(×) 19.DDN是传输网。(√)

20.我国DDN一般采用分层结构。(√) 21.汉明距离越大,纠错.检错能力越强。(√) 22.循环码属于非线性码。(×)

23.分组交换数据网中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控制规程是HDLC。(√) 24.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大小介于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之间。(√) 25.分组长度越长,交换机的费用越高。(×)

26.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 27.X.25建议是非分组型DTE与DCE的接口规程。(×) 28.虚电路与逻辑电路的概念相同。(×)

第 3 页 共 8 页

答:异步传输的优点是实现字符同步比较简单,收发双方的时钟信号不需要精确的同步,缺点是每个字符都需加入起始位和终止位,传输效率低。

同步传输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每一个字符单独加起始位和终止位,传输效率高,缺点是在技术上比异步传输复杂。 4.什么是奈氏第一准则?

答:奈氏第一准则是:如系统等效网络具有理想低通特性,且截止频率为

fN时,则该系统中允许的最高码元(符号)速率为2fN,这时系统输出波形在峰值点上不产生前后符号间干扰。

5.下图所示的滚降低通形成网络是否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为什么?(设符

号速率fs?2fN)

答:图中所示的滚降低通形成网络不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因为

fs?2fN,只有当滚降低通的幅频特性以C(fN,0.5)点呈奇对称滚降

时才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而图中所示的滚降低通幅频特性是以

1.5fN,0.5)呈奇对称滚降。 6.部分响应系统的特点有哪些?

答:部分响应系统的特点是:冲激响应波形的前导和后尾衰减较快,可达到

极限频带利用率2Bd/Hz,并且物理上可实现,但有符号间干扰,该符号间干扰是固定的,可以消除的。 7.基带传输时域均衡的作用是什么?

答:尽管在设计基带形成滤波器时是按照奈氏第一准则的要求,但如果信道特性发生畸变,会使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f)改变,其冲激响应波形有可能会产生符号间干扰。时域均衡器的作用就是消除符号间干扰,即使得时域均衡器的输出波形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 8.频带传输系统中收端低通的作用是什么?

12.DDN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DDN由本地传输系统.复用和数字交叉连接系统.局间传输及网同步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四部分组成。 13.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答: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有:检错重发.前向纠错.混合纠错检错及信息反馈。 14.卷积码的概念是什么?

答:卷积码的编码器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产生的n个码元,不仅取决于这段时间中的k个信息位,而且还取决于前N-1段规定时间内的信息位。这时,监督位监督着这N段时间内的信息。 15.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答: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是:①传输质量高。②可靠性高。③为不同种类的终端相互通信提供方便。④能满足通信实时性要求。⑤可实现分组多路通信。⑥经济性好。

分组交换的主要缺点是:①开销较大,对长报文通信的传输效率比较低。②要求交换机有较高的处理能力。 16.虚电路方式的特点有哪些? 答:虚电路方式的特点有:(1)一次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清除3个阶段。(2)终端之间的路由在数据传送前已被决定。(3)数据分组按已建立的路径顺序通过网络,在网络终点不需要对分组重新排序,分组传输时延小,而且不容易产生分组的丢失。

虚电路方式的缺点是当网络中由于线路或设备故障可能使虚电路中断时,需要重新呼叫建立新的连接,但现在许多采用虚电路方式的网络已能提供重连接的功能,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将由网络自动选择并建立新的虚电路,不需要用户重新呼叫,并且不丢失用户数据。

17.分组长度选择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答:分组长度选择的决定因素有:交换过程中的延迟时间.交换机费用(包括存储器费用和分组处理费用).信道传输质量及正确传输数据信息的信道利用率等。 18.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功能有哪些?

答: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主要功能有:①帧控制。②透明传输。③差错控制。④流量控制。⑤链路管理。⑥异常状态的恢复。

19.HDLC帧结构中F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保证透明传输?

答:HDLC帧结构中F是标志字段,其作用是标志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 为了防止其它字段中出现假F,避免过早终止帧,以保证透明传输,所采取的措施是:当其它字段出现5个连续的“1”时,在其后插入一个“0”,即进行“0”比特插入,收端再进行“0” 比特删除。 20.写出OSI参考模型的七层名称。 答:第一层一一物理层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第三层一一网络层 第四层一一运输层 第五层一一会话层 第六层一一表示层 第七层一一应用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