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作者:吴 慈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4期

利率市场化在国际上通常称为利率自由化,是指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共同决定利率水平,让利率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从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利率市场化已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利率市场化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影响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寻求相应的措施,以提升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能力。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商业银行而言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正面影响

1、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将向主导型转变。在利率管制下,无论是利率水平还是计息方式都由中央银行决定,商业银行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利率进行局部调整,并且往往收效甚微,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实行利率市场化后,中央银行只对基准利率做适时调整,而不再直接管理商业银行的各种利率。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竞争策略、经营状况自行确定存贷款利率。同时,在资金的运用上,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赢利资产组合来确定收益水平;在建立资产负债期限与利率匹配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品来对冲利率风险。商业银行由被动型利率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型利率管理模式。

2、为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发展提供契机。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加大,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存贷款业务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长期以来,存贷款业务的利差收入一直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利差收入的大幅度缩减必将威胁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意味着商业银行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西方发达国家,非利差收入在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中所占比例达50%以上。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差收入所占比例极低,平均为8.5%左右。由此可见,非传统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还有广阔的空间,它必将成为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新利润增长点。这样,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存贷款业务。通过进行利率调整,商业银行可以围绕客户规避风险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大大拓展业务空间,真正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将进入崭新的层次。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是在资金价格即利率水平既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缺乏成熟的机制和手段来实现收益与风险间的均衡,商业银行往往在竞争中出现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形成恶性竞争,比如存款利率之外额外付息、在贷款利息之外额外收息等。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根据经营状况、业务风险程度、资金供求状况等确定利率。商业银行的竞争将围绕资金价格展开,竞争方式由非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由此竞争将发生质的变化,进入崭新的层次。 (二)负面影响

1、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的主导业务形成巨大冲击。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导,其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收入。由于利差收入与利率密切相关,因此利率市场化必将会给我国商业银行的主导业务带来巨大冲击。一方面从存款市场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会动用利率决定权来提高利率,以提高吸收存款的能力。各商业银行在存款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促使利率逐步提升,必然导致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另一方面从贷款市场上来看,优质客户将成为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焦点。这样,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将在竞争中有下降趋势。存贷款利率的逆向变动,其结果必然是利差收入大幅度缩减。另外,利率市场化会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间接投融资方式向直接投融资方式转变,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被大量分流,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

2、商业银行的资金定价能力面临严峻考验。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利率管制,在这一制度下,利率水平的高低由中央银行统一确定,商业银行只有有限的利率浮动权。因此,商业银行对于资金成本、资金定价需考虑哪些因素及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有关利率定价的问题没有实践经验,这还有待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摸索。利率市场化后,资金定价必将成为商业银行急需攻克的难题。

3、利率市场化将加大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率风险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市场利率发生波动;二是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期限匹配不一致。只要这两个条件同时存在,商业银行就存在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市场利率波动的大小及银行资产和负债不匹配的程度。在利率管制下,中央银行决定是否调息以及调息幅度大小,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政策性风险且风险较小。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随市场行情不规则而频繁波动,这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往往存在资产与负债不相匹配且存贷款利率变动也不同步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决定了一旦利率发生变化,就会对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利率风险将成为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二、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商业银行不但要提高传统业务经营效率,还必须积极地进行业务创新,以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利差收入。在西方发达国家,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代表的非利差收入是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起步较晚、品种单一及服务范围狭窄等缺点,但发展空间广阔。因此,商业银行应形成一套适应业务创新的组织和制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已有的客户群体,做好以中间业务为主导的非利差业务的产品创新,并善于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和工具,使业务创新得到足够的科技支撑,提高非利差业务的竞争力。

2、构建利率定价体系,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可以自行确定资金的价格即存贷款利率。因此,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方式将发生彻底变化。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新的定价方式应综合考虑客户对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即每个客户适用什么样的利率取决于客户在降低银行风险和提高银行效益上的贡献大小。在这种定价方式下,商业银行就可以充分利用存贷款利率变动的政策许可,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状况,实行差别化存贷款利率,加快建立与其业务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利率定价体系。这种综合收益测算体系给客户经理在客户分析和市场分析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这种体系还没有在各商业银行有效建立起来,人才的匮乏就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需要。

3、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全国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普遍存在对利率风险的认识不够、利率风险预测投入不足、缺乏有效化解利率风险的方法等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虽然我国有一些银行建立了资产负债管理部,但其职能较分散,且专业化水平不高。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银行有效监管的核心原则要求,在市场利息环境下,各商业银行必须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管理并指导全行利率工作。因此,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应提高对利率风险的认知度,考虑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以便更好地做好利率风险防范和化解方面的工作。

(2)加大对利率风险预测的研发投入。利率风险产生于利率的波动,通过利率的预测可以了解利率变动的趋势及风险的大小及范围等。这有助于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有的放矢地采取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的行为。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利率风险预测的投入,以便更为准确地预测利率走势。

(3)创新利率风险化解的方法。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场所,但也可以作为商业银行转嫁利率风险的良好平台。利用利率期货、掉期及期权等手段,商业银行不仅能控制和抵御风险,还可能从中获取高收益。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增加货币市场资金投放,拓展资金变现渠道,扩大资金规模,以解决资产与负债调控能力差的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