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流行:v.广泛传布。例如: ? 他是个唱流行歌曲的歌星。 ? 冬天患流行性感冒的人很多。 ? “茶壶里的水--滚开”是一句骂人的流行语。 (4)甚至于:conj.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法同“甚至”。例如: ? 很多同学受不了闷热天气,有的甚至于晕倒。 ? 很多小公司经营状况很差,甚至于先后倒闭。 ? 我想游遍中国,甚至于走遍全世界。 (5)出难题:短语.给……提出不容易解决或解答的问题。例如: ? 你别老是给别人出难题。 ? 他这样做是故意给我出难题。 ? 他给公司出了不少难题。 ? 词语练习 ? 做“综合练习”三、四。 三.课文学习《代沟》后半部分及综合注释3、4、5(40分钟) (一)朗读课文(P155正数第三段开始~P157全文结束) ? 老师领读2遍。 ?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 老师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语音问题。 ,.
(二)通过提问,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 12. 两代人意见不一致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13. 在花钱方面,两代人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14. 为什么存在着“代沟”现象? 15.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年纪大的人为什么对年轻人不满意? 16. 年轻人为什么谅解了老年人? 17. 老年人应该怎么处理“代沟”问题? 18. 怎样做可以摆脱“代沟”所带来的苦恼? (三)重点结构讲练 3、“V+×是×” 老师介绍“V+×是×”,用“V+×是×”进行操练,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 这么多衣服什么时候卖完啊?(卖、件) ? 我累了,不想干了,行吗?(干、一点儿) ? 那么多羊跑丢了,怎么办?(找、一只) 请学生完成“综合注释”3中的“试一试”。 4、非谓形容词(“新式”等) 老师介绍非谓形容词(“新式”等),用非谓形容词(“新式”等)进行操练,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 他得的是什么病?(急性) ? 你想买什么价位的手机?(中档) ,.
? 你们家还有黑白电视机吗?(彩色) 请学生完成“综合注释”4中的“试一试”。 5、人称代词的活用(“你”等) 老师介绍人称代词的活用(“你”等),用人称代词的活用(“你”等)进行操练,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 你为什么那么信任他?(你、信任) ? 大家到底决定了吗?(你、看、我) 请学生完成“综合注释”5中的“试一试”。 (四)理解课文脚注中的文化知识 5. 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 形容人无知却自以为懂得很多。也常说“不知(道)天高地厚”。例如:你知道什么,也来指手画脚?真是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 6. 出洋相 闹笑话;出丑。例如:我不会唱歌,非让我表演节目,不是让我出洋相吗! 四、布置课外练习和学习任务(5分钟) (一)复习《代沟》学过的生词、课文、重点结构和文化知识,做到能够听写生词;会使用本课学过的语素和重点词语组词或说写句子;能够离开课本复述《代沟》。 (二)预习《综合练习》中五~十的练习题。 第三次课(90分钟) ? 听写及复习(20分钟) (一)听写《代沟》后半部分中的生词(10个)。 (二)老师给出学过的常用词和语法点,请学生说句子。 (三)请学生复述《代沟》后半部分内容。 二、介绍交际中的三种表达方式:(15分钟) (一)庆幸的表达方式:幸亏…要不然/运气真不错/谢天谢地…… (二)概括的表达方式:总之/总而言之/总的来说…… (三)反对的表达方式: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有问题/我不这样认为…… 三、做课后练习(50分钟) (五)用所给的词或格式完成对话 (六)用所给的词或格式改写句子 (七)根据记忆,试着补出下面课文中没有出现的词语 (八)根据课文内容、下面的表达方式和提示完成对话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十)说一说,写一写 四、小结及布置作业(5分钟) (一)完成综合练习第(十一)题:走出课堂,拓展学习: 作业内容: 1. 采访一位中国朋友,询问一下他家里是否存在“代沟”现象。 ,.
,.
(1)说明自己访问他的目的。 (2)提出他家里是否存在“代沟”问题。 (3)询问他造成“代沟”的原因。 (4)询问他怎么避免因“代沟”引起的矛盾。 (5)结束谈话,表示感谢。 (6)上课的时候,把访问中国朋友的情况告诉老师和同学。 2. 采访一位其他国家的朋友,询问一下他家里是否存在“代沟”现象。 具体要求和第一个问题的(1)~(6)相同。 3. 比较一下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对待“代沟”的看法。 (1)在不同国家的家庭里,“代沟”的表现一样吗? (2)在不同国家的家庭里,“代沟”产生的原因一样吗? (3)在不同国家的家庭里,有什么解决“代沟”问题的好方法? 作业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从上面三个题目中各选一个小题作为作业的重点,以口头叙述和书面短文的形式完成。在下次上课时,选择一项进行口头复述,提交短文练习。 (二)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1、概括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 2、小结学生在本课的学习收获。 3、分析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三)布置预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