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字号中药店
编者按:“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无悔一腔血,有意济苍生……”一部《大宅门》讲述了以“同仁堂”为原型的医药世家的百年沉浮,也唤起了老北京人对中药的热情,如今,“酸、苦、甘、辛、咸”的中药五味早已搅入了普济苍生的人间百味。
细数现下老北京最火的七家中药店,各位闲来无事时可以随心一逛,看看还能闻到旧时的百草香么?
1、同仁堂
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这也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把康熙爷的怪病治好了 高手还是在民间
相传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御医把所有名贵药材都用遍了,就是不见好转,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药。一次康熙独自出宫微服夜游,发现有一个小药铺,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正在烛光下夜读,猜想一定是这小药铺的郎中了。康熙帝便隐瞒姓名上前询问病情,结果郎中对他说:“阁下不必担心,你得的不是什么大病。只是你平日吃山珍海味太多了,再加上长期吃人参,火气上攻,因此起了红点子,以致发痒。”说完便赠了康熙一味药。
四天后,康熙再次微服来到小药铺,告知病情痊愈并称要举荐郎中赵桂堂去当御医。赵桂堂笑了笑说:“你错了。我以为,行医者应为普天下百姓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进皇宫当御医,尽管享尽荣华富贵,可不能为天下老百姓治病,非我所愿,医有何益?”
康熙一听,不禁说:“赵兄的德才令我佩服之至。既然这样,你何不安下心在医道上大展前程?”赵桂堂说:“我也是这么想呀,只
是行医也非易事,没有本钱,纵有凌云之志也是空谈。你若日后发了大财,资助我一把,帮我建一座大药堂,也算我没有白给你看一次病。”
康熙一听毫不犹豫地说:“若真要建药堂,就叫同仁堂吧,你看怎么样?”赵先生当时并没在意。后来康熙果然派内务府的人给了赵桂堂一大笔白银,他这才知道这“病人”原来是当朝天子。没过几天,一座大药铺拔地而起,取名“同仁堂”。赵桂堂搬进新居开业典礼之时,怎么也没想到康熙皇帝竟亲自前来祝贺,康熙笑着说:“你莫要心慌意乱,你的药钱我可是还上了,下次再看病,你仍得分文不收呀。”从此之后,北京城便有了一个很有名气的“同仁堂”大药房。
现代气息的同仁堂店
2、永安堂
永安堂药店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比同仁堂还早200多年。过去老北京论起医药行来,素有“内永安、外同仁”之说。“外同仁”指前门外的同仁堂,“内永安”指当时位于城里东四牌楼东西角的永安堂。 永安堂在历史上曾几易店主,在清朝初期,一度曾为东西牌楼董家金店的属号。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在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逐渐发展成为能够自制16个科门,约1100多种中成药的药店,其中紫雪散、羚翘解毒丸、神授化痞膏等,远近驰名。
京城最“老”的中药铺子
据考证,现今惟一的珍贵文史资料,即永安堂原主人于清乾隆甲子年(1744年)撰刻的《北平永安堂参茸胶醴丸散膏丹药目序》一书载:永安堂始创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那就是说,在明朝的上半叶时,亦是各地纷纷开设中药铺子之时,永安堂就在京
城开业了。这样一算,永安堂还先于北京同行的药店一二百年建店。可以称作一家名副其实的老字号了。
内永安、外同仁
据说,永安堂在民国初年时出让给一位北方人,即杨周臣先生。他精通业务,勤于管理,或坐堂闻听,或后堂(药厂)查看。对加工的药面儿,他一看色便知投料是否有误;口尝舌治,能品出压碾、过箩是否有偷工省事儿。老掌柜杨周臣曾书道:“监制者责任重大,终日督饬,唯恐疏漏,虽神疲力竭,亦弗敢稍懈,”
当年服药者,尤其是贵重药品多是旧王府、大宅门和满门旗人。他们买药后,都是逐味核对,逐样以毫、厘复称,这也从没出过错。永安堂的“万应锭”这种小药,据说是专为劳苦大众所用,货真价廉,疗效也好。这“万应锭”还有一段小故事。一次,礼士胡同的张先生因眼底红肿充血,病情很严重。晚上买了一包儿万应锭,服后药到病除。这位张先生颇感奇怪,便来个货比三家,各买了一包万应锭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永安堂的万应锭是将细料和入药中,久存后色泽、药效如初,而另两家的是把细料用在表面儿包衣,不仅没有了麝香味儿,药品还变成了黑色。张先生得出的结果是:“我用药就去永安堂”。久而久之,口口相传,永安堂的商誉大增。故当年在京城便流传起“内永安外同仁”的说法(注:早年的北京以前门作界,分为内城和外城,内永安即永安堂,外同仁即同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