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七章-电位分析法--作业标准答案

第七章 电位分析法 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2分?10=20分)

1. pH玻璃电极水化胶层传导电流的离子是( )。 [ D ]

A. 只有Na+ B. 只有H+ C. 只有OH- D. Na+和H+

2. 测定溶液中CO2气体的气敏电极,其中介溶液中的平衡离子是( )。 [ D ]

A. Cl- B. SO42- C. NO3- D. HCO3-

3. 氟电极的主要干扰离子是( )。 [ B ] A. Cl- B. OH- C. NO3- D. SO42-

4. 氟电极的最佳pH测量范围为5?5.5,当测量pH较大时,其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 )。 [ A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影响 D. 不能判断

5. 一种氟电极对OH-的选择系数为0.10,如允许误差为5%,那么在1.0??10-2mol.L-1的F-溶液中,能允许

的OH-应小于( )mol.L-1。 [ B ] A. 5×10-2 B. 5×10-3 C. 5×10-4 D. 5×10-5 6. 某钠电极,其选择性系数KNa?,H??30,欲用此电极测定pNa=3的Na+溶液,并要求测量误差小于3.0%,则试液pH必须大于( )。 [ B ] A. 3.0 B. 6.0 C. 9.0 D.10

7. 以pH玻璃电极做指示电极,用0.200 mol.L-1 KOH溶液滴定0.0200 mol.L-1苯甲酸溶液;从滴定曲线上

求得终点时溶液的pH为8.22,二分之一终点时溶液的pH为4.18,则苯甲酸的解离常数为( )。

[ B ] A. 6.2?10-5 B. 6.6?10-5 C. 7.2?10-5 D. 8.2?10-5

8. 常温、常压下,当试液中二价响应离子的活度增加一倍时,该离子电极电位变化的理论值是( )mV。

[ C ]

A. 2.8 B.5.9 C. 8.9 D. 10.2

9. 某玻璃电极的内阻为100M?,响应斜率为50mV/pH,测量时通过电池回路的电流为1.0?10-12A,由此

产生的电压降引起的测量误差相当于( ) pH单位。 [ D ]

A. 2 B. 0.2 C. 0.02 D. 0.002

10. 有两支性能完全相同的氟电极,分别插入体积为25mL的含氟试液和体积为50mL的空白溶液中(两

溶液中均含有相同浓度的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两溶液间用盐桥连接,测量此电池的电动势,向空白溶液中滴加浓度为1.0?10-4 mol.L-1的氟离子标准溶液,直至电池电动势为零。所需标准溶液的体积为5.27mL,则试液中氟离子含量为( )mg.L-1。 [ A ]

A. 0.18 B. 0.36 C. 0.54 D. 0.72

二、解释下列名词 (3分?3=9分)

1. 不对称电位

敏感膜内外表面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如表面的几何形状不同、结构上的微小差异、水化作用的不同等引起的微小电位差称为不对称电位。 2. 碱差

当用玻璃电极测定pH>10的溶液或Na+浓度较高的溶液时,玻璃膜除对H+响应,也同时对其它离子如Na+响应,因此测得的pH比实际数值偏低,这种现象称为碱差。 3. 电位选择性系数

在相同条件下,当被测离子i与共存干扰离子j提供相同的膜电位时,被测离子i与共存干扰离子j的活度比称为干扰离子j对被测离子i的电位选择性系数(Ki,j)。

三、简答题 (6分?4+11分=35分)

1. 全固态Ag2S电极比普通离子接触型Ag2S电极有什么优越性?

① 消除了压力和温度对含内部溶液的电极所加的限制。 (2分) ② 制作容易 (2分) ③ 电极可任意方向倒置使用。 (2分) 2. 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时,为什么必须使用标准缓冲溶液?

测量电极组成为:左 pH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右

E电池?E右?E左?ESCE?E玻璃E电池?ESCE?(K?0.059pH)?ESCE?K?0.059pHE电池?K?0.059pH(2分)

由于K中包含不对称电位,无法准确测定,所以必须使用标准缓冲溶液,通过测量电动势后,求出K后,再应用于测定。 (4分) 3. 以pH玻璃电极为例简述膜电位的形成机理。

当一个处理好的pH玻璃电极插入被测试液中时,被H+占有交换点位的水化胶层与被测试液接触时,由于他们的H+活(浓)度不同就会发生扩散(1分),即:当溶液中的H+活(浓)度大于水化胶层中的H+活(浓)度时,则H+从溶液进入水化胶层;反之,则H+由水化胶层进入溶液(2分)。H+的扩散破坏了膜外表面与试液间两相界面的电荷分布,从而产生电位差。同样,玻璃内表面与内参比溶液接触的结果一样,也产生电位差(2分),这样,内外界面形成双电层结构,都产生电位差,但方向相反(1分)。这个电位差称为膜电位。 4.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缩写TISAB)一般由什么组成?它有什

么作用?举例说明。

一般由中性电解质、掩蔽剂和缓冲溶液组成。

作用:(1) 中性电解质:保持试液和标准溶液有相同的总离子强度。 (1分)

(2) 掩蔽剂:掩蔽干扰离子。 (1分) (3) 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pH值。 (1分) 例如:氟电极的TISAB由氯化钠、柠檬酸钠和HAc-NaAc缓冲溶液组成。

氯化钠:保持溶液总离子强度恒定。 (1分) 柠檬酸钠:掩蔽Fe3+、Al3+等干扰离子。 (1分) 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pH在5.0~6.0之间。 (1分)

5. 以CO2气敏电极为例说明气敏电极的响应机理。 气敏电极的响应机理包括两个过程:

(1) 被测气体透过透气膜进入中介溶液,并与中介溶液中的某一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被指示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响应的离子或改变响应离子的活度。 (6分)

(2) 指示电极测量中介溶液中产生的响应离子或响应离子活度的变化,从而求得试液中被测气体的分压(含量)。 (5分)

CO2气敏电极插入试液中后,发生下列平衡: (2分)

进入中介溶液的CO2与H2O发生下列反应: (2分)

总平衡为:

pCO2

由于中介溶液中HCO3-是平衡离子,浓度很大,不会因渗入CO2而发生明显变化,可认为

其浓度为常数,故: (2分)

aH??K?pCO2

用pH玻璃电极测定中介溶液中的H+活度,就可间接测定CO2的分压,即含量。 E玻璃?K?lnaH?F (2分)

RT E玻璃?K?lnpCO2F

反应平衡常数为: K ' ? HCO 3 H (3分)

a??a?RT四、计算题 (7分, 8分, 8分, 7分, 6分=36分)

1. 氟化铅溶度积常数的测定:以晶体膜铅离子选择电极作负极,氟电极为正极,浸入pH为5.5的0.0500

mol.L-1氟化钠并经氟化铅沉淀饱和的溶液,在25℃时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为0.1549V,同时测得:铅电极的响应斜率为28.5mV/pPb,KPb=+0.1742V;氟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9.0mV/pF,KF=+0.1162V。计算PbF2的Ksp。 1 解

(?)Pb电极F电极(?)

E?EF?EPb?(KF?SFlg[F?])?(KPb?SPblg[Pb2?])?KF?KPb?SFlg[F?]?SPblgKsp[F?]2 (3分)

lgKspKF?KPb?E?(2SPb?SF)?lg[F_]?SPb0.1162-0.1742-0.1549?(2?0.0285-0.059)?lg0.0500?0.0285 (3分)

?Ksp?4.18?10?8 (1分)

2. 氟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银-氯化银电极,内参比溶液为0.1mol.L-1氯化钠与1×10-3 mol.L-1氟化钠,计算

在1×10-5mol.L-1 F-,pH=10的试液中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电位,已知:KF-,OH-=0.1,EoAgCl,Ag=0.2223V。 解:EISE?E内参?EM

o?E内参?EAgCl,V (2分) Ag?0.059lg[Cl]?0.2223?0.059lg[0.1]?0.281FE?E外?E内

nF/nOHpotE外?K?0.059lg([F?]外?KF,??) OHOH?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