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临床医师实践技能操作真题三

2010年临床医师实践技能操作真题三

一、简答题(本大题48小题.每题2.0分,共96.0分。) 第1题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答案: 开放性骨折即骨折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的最大危险是由于创口被污染,大量细菌侵入,并在局部迅速繁殖,导致骨感染。开放性骨折按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可分为三度: ①皮肤被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②皮肤破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肉有中等度损伤; ③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是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尽可能地防止感染,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 1.清创的时间 原则上,清创越早,感染机会越少,治疗效果越好。一般认为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创口绝大多数能一期愈合。应尽可能争取在此段时间内进行。冬天气温低,清创时间可适当延长。 2.清创的要点 开放性骨折的清创术包括清创、骨折复位和软组织修复以及伤口闭合。 (1)清创:即将污染的创口,经过清洗、消毒,然后切除创缘、清除异物,切除坏死和失去活力的组织,使之变成清洁的创口。 1)清洗:无菌敷料覆盖创口,用无菌刷及肥皂液刷洗患肢2~3次,范围包括创口上、下关节,刷洗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内部一般不刷洗,如污染严重,可用无菌纱布轻柔清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可用0.1%活力碘(聚吡咯酮碘)冲洗创口或用纱布浸湿0.1%活力碘敷于创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常规消毒铺巾后行清创术。 2)切除创缘皮肤1~2mm,皮肤挫伤者应切除失去活力的皮肤。由浅至深清除异物,切除污染和失去活力的皮下组织、筋膜、肌肉。对于肌腱、神经和血管,应在尽量切除其污染部分的情况下,保留组织的完整性,以便于修复。清创应彻底,不留死角。 3)关节韧带和关节囊严重挫伤者,应予切除。若仅污染,则应在彻底切除污染物的情况下,尽量予以保留,对关节的稳定和以后的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4)骨外膜应尽量保留,以保证骨愈合。 5)骨折端的处理:既要彻底清理干净,又要尽量保持骨的完整性。粉碎性骨折的骨片应仔细加以处理。游离的小骨片可以去除,与周围组织尚有联系的小骨片应予保留,并予复位。 大块的骨片,即使已完全游离也不能摘除,以免造成骨缺损,导致骨不连接。应将其用0.I%活力碘浸泡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重新放回原骨折处,以保持骨的连续性。 6)再次清洗:彻底清创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再次冲洗创口及其周围2~3次。然后用0.1%活力碘浸泡或湿敷创口3~5分钟。若创口污染较重,可加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减少厌氧菌感染的机会。再次清洗后应更换手套、敷单及手术器械再继续手术。 (2)组织修复 1)骨折固定:清创后。应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并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方法将骨折固定。固定方法应以最简单、最快捷为宜。第三度开放性骨折及第二度开放性骨折,清创时间超过伤后6~8小时者,不宜应用内固定,可选用外固定器固定,否则易导致感染。 2)重要软组织修复: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损伤,应争取在清创时采用合适的方法予以修复。 3)创口引流:引流管置于刨口内最深处,从正常皮肤处穿出体外,并接一负压引流瓶,于24~48小时后拔除。 第2题 正常的肺部听诊

1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www.zuotishi.com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正确答案】:答案: 正常人肺部呼吸音的强弱与性别、年龄、呼吸的深浅、肺组织弹性的大小及胸壁的厚薄等有关,儿童肺泡呼吸音较老年人强,乳房下部及肩胛下部肺泡呼吸音最强,腋窝下部次之,而肺尖及肺下缘区域则较弱。 第3题 为什么会出现双侧病理征阳性?

【正确答案】:答案: 神经是交叉支配,在交叉处受损(内囊和脑干),会出现双侧病理征阳性。

第4题 脂肪瘤切除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答案: 应注意完整地分离出具有包膜的脂肪瘤组织。切口敷料要妥善包扎。

第5题 碘酒(碘酊)消毒间隔时间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答案: 消毒间隔1分钟,目的是为了充分杀灭细菌,并待第一次略干后,进行第二次消毒。 第6题 感染伤口消毒顺序

【正确答案】:答案: 术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应从内到外。若伤口感染,应从外到内。

第7题 腹壁紧张度检查及注意事项(4分)

【正确答案】:答案: ①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正常(柔软):按压时腹部有一定弹性,但无肌紧张或抵抗,亦不饱满。(2分) ②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触诊时腹壁有明显紧张强直呈木板状,使检查者手指不易下压,有明显抵抗感觉。(2分)(或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减低:当手指按压时腹壁软弱无力,失去弹性。(2分)) 第8题 正常颈椎、腰椎活动度

【正确答案】:答案: 前屈后伸 颈椎35-4535-45 腰椎75-9030 第9题 COPD诊断

【正确答案】:答案: COPD的诊断确实困扰了很多人。我们认为若能明确原发病是慢支,且肺气肿存在,可做如下诊断: COPD 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或无)急性发作 阻塞性肺气肿 因为COPD是一组肺部气流受限的疾病的统称。 第10题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

【正确答案】:答案: 口角歪向病灶侧就是“歪嘴”,歪嘴的方向朝着病变神经的方向,如,右侧中枢性面瘫,歪嘴向着右边,而右侧周围性面瘫,歪嘴歪向左边。

第11题 女性导尿

【正确答案】:答案: 女导尿,术前肥皂水清洗外阴。然后自内向外,自上而下消毒外阴,而后盖无菌孔巾。插管前,再次用棉球自上而下消毒尿道口与小阴唇。消毒一般用0.1%新洁尔灭。 用消毒液自尿道口向外消毒阴茎前部然后再用无菌巾包住,露出尿道口。然后铺巾。然后以左手拇指,食指夹住阴茎,自尿道口向外旋转消毒数次。 第12题 正确的执刀方式手术刀

【正确答案】:答案: 手术刀用来切开组织和解剖组织,可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的不同,而更换大小不同的刀片。正确的执刀方式有四种(图一): 1、执弓式为最常用的一种执刀方式,动作范围大而灵活,用于各种胸腹部皮肤切口、切开腹直肌前鞘等。其动作涉及整个上肢,而力量主要在腕部。 2、执笔式用于切割短小切口,用力轻柔而操作精细,如解剖血管、神经、切开腹膜小切口时

2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www.zuotishi.com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等。其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手指。 3、握持式用于切割范围较广,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 4、反挑式用于向上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如挑开脓肿等。 第13题 杂音传导方向 【正确答案】: 答案:

杂音可循血流方向传导,亦可经周围组织向外扩散,但后者传导范围较小。由于杂音的来源不同,听诊的最强部位和传导的方向均有所不同,杂音的传导方向有助于判断杂音的来源及其病理性质。

二尖瓣器质性关闭不全时血流从左心室向左心房方向反流,因此所产生的收缩期杂音则向左腋下传导,心尖部收缩期杂音不传导者往往是功能性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血流从主动脉向左心室反流,因此所产生的舒张期杂音沿胸骨左缘下传并可达心尖部。二尖瓣狭窄时血流由左心房流向左心室受阻,因此所产生的舒张期杂音则较局限。血流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时,所产生的收缩期杂音沿血流方向传导到颈部、胸骨上窝。

经肺动脉的血流进入肺循环,而且血流速度较慢,因此肺动脉瓣狭窄的收缩期杂音虽可向周围传导,但范围较局限,不能上达颈部医学教育网原创。肺动脉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向下传导的距离较短,仅及第三、四肋间处,但右心室扩大显著时亦可传导至心尖部。 三尖瓣关闭不全时的收缩期杂音可传导至心尖部。三尖瓣狭窄很少见,其杂音亦可传导至心尖部。

第14题 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见于哪些疾病?

【正确答案】:答案: 收缩期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 舒张期杂音: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15题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正确答案】:答案: 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但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残废,为此,只有在出血猛烈,用其它方法不能止血时才能应用止血带。 止血带以橡皮条或橡皮管为好,不宜用布带、电线等无弹性的带子。绑扎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以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为好,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带,因该处有两根骨头,血管正好走在两骨之间,上止血带起不到压迫血管的作用。上臂的中1/3部位亦不能上止血带,因它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而致手臂瘫痪。 选定止血带的部位后,应先在该处垫好布条,把止血带拉紧,缠肢体两周打结,松紧要适宜,以观察伤口不出血为度。上止血带要记好时间,冬天每隔半小时、夏天每隔1小时要放松l/2分钟,然后再绑起来。再绑时部位要上、下略加移动。同时,尽快送医院治疗。

第16题 胸穿、腰穿、骨穿、腹穿的注意事项

3 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www.zuotishi.com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