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原理习题库答案

y之间存在着( )。

A.较密切的正相关 B.较低度的正相关 C.较密切的负相关 D.低度负相关 17.计算估计标准误差的依据是( )。

A.因变量的数列 B.因变量的总变差 C.因变量的回归变差 D.因变量的剩余变差 18.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 )。

A.单相关 B.复相关 C.无相关 D.负相关 19.从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看,可分为( )。 A.正相关与负相关 B.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C.单相关与复相关 D.完全相关和无相关

20.从变量之间相关的表现形式看,可分为( )。 A.正相关与负相关 B.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C.单相关与复相关 D.完全相关和无相关

21.物价上涨,销售量下降,则物价与销售量之间属( )。 A.无相关 B.负相关 C.正相关 D.无法判断 22.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B.相关关系的指标

C.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 D.序时平均数代表性指标

23.回归直线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是( )。 A.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B.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24.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y??0??1x。经计算,方程为y=20-0.8x,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

A.

?0值是明显不对的 B. ?1值是明显不对的 ??C.0值和1值都是不对的 D.0值和1值都是正确的

25.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同因变量地位不同,在变量x与y中,y依x回归同x依y回归是( )。

A.同一个问题 B.有联系但意义不同的问题

C.一般情况下是相同的问题 D.是否相同,视两相关变量的具体内容而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相关关系的有( )。

A.压力与压强 B.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C.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 D.身高与体重 E.机械化程度与农业人口 2.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各有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 )。 A.相关关系是一种不严格的互相依存关系 B.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精确表达 C.函数关系中各现象均为确定性现象

D.相关关系是现象之间具有随机因素影响的依存关系

E.相关关系中现象之间仍可以通过大量观察法来寻求其变化规律

3.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 A.正相关 B.单相关 C.负相关 D.复相关 E.完全相关 4.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 )。 A.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只能计算一个 B.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 C.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只能配合一个

D.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不同,可能配合两个 E.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 5.相关系数r的数值( )。

??A.可为正值 B.可为负值 C.可大于1 D.可等于-1 E.可等于1 6.相关系数r=0.9,这表明现象之间存在着( )。

A.高度相关关系 B.低度相关关系 C.低度负相关关系 D.高度正相关关系 E.低度正相关关系 7.拟合直线回归方程是为了( )。

A.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C.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D.两个变量相互推算 E.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8.在直线回归分析中,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必须是( )。 A.一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 B.均为随机变量 C.对等关系 D.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可控制变量 E.不对等关系 9.直线相关分析的特点有( )。

A.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 B.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表示正相关或负相关 D.相关的两个变量必须都是随机的 E.回归方程有两个

10.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看,相关关系可分为(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 E.不相关和完全相关 11.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区别在于( )。

A.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B.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相关中的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而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D.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 E.相关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只能配合一个回归方程

12.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现象之间存在着直接因果关系 B.现象之间存在着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 C.相关系数必须等于1 D.两变量必须均属于随机变量 E.相关数列的项数必须有相应的数量 13.下列哪些关系是相关关系( )。 A.圆的半径长度和周长的关系 B.农作物收获和施肥量的关系 C.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关系 D.产品产量与单位成品成本的关系 E.家庭收入多少与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

01中的1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 14.直线回归方程

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15.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 )。

A.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B.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C.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D.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E.回归系数等于零相关系数等于零

三、填空题

1、按变量的多少可将相关关系分为( )和( )两种;按变量之间的相关的表现形态可分为( )和( )两种;按相关关系的程度不同可分为( )、( )和( )三种;而简单相关按相关的方向不同分为( )和( )

y????x?两种。

2、一般地,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相关关系就转化为( )。 3、相关系数r的符号反映相关关系的( ),其绝对值的大小反映两变量线性相关的( )。

4、相关系数r=0表明两个变量( )。

5、样本容量较大时,样本相关系数r越大,表示总体的相关程度( )。 6、相关系数的取植范围是( );判定系数的取植范围是( )。 7、估计回归方程的参数时,常用的方法是( ),其基本要求是( )。 8、当回归系数大于零时,相关系数( )零。

9、在线性总体回归模型中,变量i的取值可以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 ),另一部分是( )。

10、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联系表现在: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 ),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 )。

11、总离差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被解释的( ),另一部分则是不能被解释的( )。

12、反映样本回归线对总体回归线拟合好坏的指标是(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有什么特点,如何度量? 2.简述相关关系的种类。

3.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4.试给出测定变量相关关系的常用方法。 5.简述积矩相关系数检验的步骤。

6.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7.什么是估计标准误差? 有什么作用?

8.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例,简述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主要步骤。 9.简述非线性线性化的常用方法。

10.一元线性回归中两变量的样本相关系数、回归系数斜率项的估计值和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的关系如何?

五、计算题

1. 某地1993年-2004年人均收入和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资料如下: 年份 人均收入X(万元) 耐用消费品销售额Y(万元) 1993 3.0 80 1994 3.2 82 1995 3.4 85 1996 3.5 90 1997 3.8 100 1998 4.0 120 1999 4.5 140 2000 5.2 145 2001 5.3 160 2002 5.5 180 2003 5.7 208 2004 5.9 219 要求: (1)根据以上简单相关表的资料,绘制相关散点图,并判别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和方向。 (2)试以耐用消费品销售额为因变量、人均收入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包括相关的检验)。 2.某地区31年中的个人储蓄及个人收入资料如下表所示:

Y

储蓄 收入 储蓄 收入 储蓄 收入 264 8777 898 16730 2017 27430 105 9210 950 17663 2105 29560 90 9954 779 18575 1600 28150 131 10508 819 19535 2250 32100 122 10979 1222 21163 2420 32500 107 11912 1702 22880 2570 35250 406 12747 1578 24127 1720 33500 503 13499 1654 25604 1900 36000 431 14269 1400 26500 2100 36200 588 15522 1829 27670 2300 38200 898 16730 2200 28300 4333 46733

利用给定的资料,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3. 某企业上半年成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产量(千件)

32 28 39 42

单位成本(元/件)

73 72 71 66

要求:

(1)计算成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并说明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 (2)建立回归直线方程(以单位成本为因变量),指出产量每增加1千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多少?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4)假定产量为50千件时,估计单位成本的取值区间?(只考虑估计标准误差)

4.考察2003年度中国各地区可支配收入(income)和消费性支出(expend)之间的关系,数据如下: 单位:元

地 区 消费性支出 可支配收入 地 区 消费性支出 可支配收入 北 京 11123.84 13882.62 四 川 5759.21 7041.87 天 津 7867.53 10312.91 贵 州 4948.98 6569.23 河 北 5439.77 7239.06 云 南 6023.56 7643.57 山 西 5105.38 7005.03 西 藏 8045.34 8765.45 内蒙古 5419.14 7012.90 陕 西 5666.54 6806.35 辽 宁 6077.92 7240.58 湖 北 5963.25 7321.98 吉 林 5492.10 7005.17 湖 南 6082.62 7674.20 黑龙江 5015.19 6678.90 广 东 9636.27 12380.43 上 海 11040.34 14867.49 广 西 5763.50 7785.04 江 苏 6708.58 9262.46 海 南 5502.43 7259.25 浙 江 9712.89 13179.53 重 庆 7118.06 8093.67 安 徽 5064.34 6778.03 甘 肃 5298.91 6657.24 福 建 7356.26 9999.54 青 海 5400.24 6745.32 江 西 4914.55 6901.42 宁 夏 5330.34 6530.48 山 东 6069.35 8399.91 新 疆 5540.61 7173.54 河 南 4941.60 6926.12

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

(1)以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消费性支出为因变量,试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回归方程,并就各地区可支配收入计算消费性支出的估计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