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温湿度液晶显示报警器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温湿度测量是现代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产量,节约资源和安全生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能够确保快速、准确的测量温湿度的技术及其装置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工业化的进步,温度和湿度不仅仅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基本生活条件,还表现在对农业生产、生物用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实现对温湿度的准确可靠测量显的尤其重要。近年来,利用智能化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实现温湿度信息的在线检测已成为温湿度检测技术的一种发展趋势。 本设计以STC89C52为核心控制芯片,采集DHT11温湿度一体传感器,利用单片机读取传感器的温湿度后送到1602液晶进行显示。并且可以通过按键对温度、湿度的报警范围进行设置,一旦超出范围,蜂鸣器鸣叫,对应的指示灯点亮。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温湿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湿度测控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对于温湿度测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湿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温湿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对温湿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我国温湿度测控设施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在技术上,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

大差距。我国温湿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点。 三、系统功能分析及体系结构设计: 本设计由STC89C52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电路+按键电路+液晶1602显示电路+LED指示灯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电源电路组成。 1、液晶实时显示温度和湿度值(温度范围0-50度,湿度范围10%-95%)。 2、有3个按键,可通过按键设置温度和湿度的报警范围(上限和下限),并实现断电保存。 3、有4个指示灯,分别代表温度过高、温度过低、湿度过高、湿度过低。 4、超出设置的正常范围,蜂鸣器报警,对应的指示灯点亮。 温度低于下限报警灯:紫/蓝色灯。 温度高于上限报警灯:黄色灯。 湿度低于下限报警灯:绿色灯。 湿度高于上限报警灯:红色灯。 本系统具体框图如下图所示: 总电源电路按键电路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LCD1602显示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LED灯电路 框图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 赵小兰,胡征,王培坤,林晓欢,庄衍竖,黄维沛. 多功能自行车码表设计[J]. 电子测试,2013,(20):1-2. [2] 孙宝元、杨宝清.传感器及其应用手册.北京. [3] 郑人杰. 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4] 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5 Silicon Storage Technology Inc, SST39VF800A Datasheet.2001 . [6] 任强. 传感器选用原则. 计量工作.2004. [7] 张俊谟. 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7] 张俊谟. 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8] Peter Van Der Linden著,徐波译.C专家编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9]HamldStone.MieroeomPuterInterfaeing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AmhorstAddison wesle .1982. 2~3. [10] Meehan Joanne,Muir Lindsey.SCM in Merseyside SMEs:Benefits and barriers[J].. TQM Journal. 2008 2~5. [11] 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0~46 . [12] 李维提,郭强.液晶显示应用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0~35. [13] 赵小兰,胡征,王培坤,林晓欢,庄衍竖,黄维沛. 多功能自行车码表设计[J]. 电子测试,2013,(20):1-2. [14] 孙宝元、杨宝清.传感器及其应用手册.北京. [15] 郑人杰. 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16] 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16] Silicon Storage Technology Inc, SST39VF800A Datasheet.2001 . [17] 张俊谟. 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18] 赵负图,传感器集成电路手册,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90~591 . [19] 马建国.电子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0]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 [21] 王建校. 51系列单片机及C51程序设计[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2] 霍孟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3]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5,46~50. [24] 李广弟,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56~64. [25] 何希才,新型实用电子电路400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60~65. [26] Wolf W, 孙玉芳等译. 嵌入式计算系统设计原理.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7] 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 Inc. IS61LVI2816 Datasheet.200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