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雪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 要】目的:探究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所收治的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完全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痰转阴率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①观察组痰细菌转阴26例,痰细菌转阴率86.6%;对照组痰细菌转阴15例,痰细菌转阴率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完全管理模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相关研究资料指出,我国耐多药肺结核每年新增患者高达12万,耐多药肺结核约占肺结核患者的8.3%[1]。现阶段,对于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多采用住院联合社区关怀的模式,但由于耐多药肺结核病程长、传染性高、效果差、费用高等特点,部分患者经常中断治疗,致使病情蔓延[2]。为全面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果,我们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完全管理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所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患者年龄在1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2.1)岁,病史在6-39个月之间,平均(23.6±1.2)个月;将上述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4岁,平均44.4±1.9岁,病史6~39个月,平均23.4±1.5个月;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9~76岁,平均45.7±2.7岁,病史6~39个月,平均23.8±1.1个月。两组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①初、复治痰菌阳性者,痰标本经罗氏培养基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证实有结核分歧杆菌生长,且至少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②胸片检查提示肺结核,有结合浸润病灶,可伴空洞;③近三个月未使用免疫抑制剂;④知情同意,签订同意书;⑤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全身疾病者,精神病、糖尿病、癫痫史。②福诺喹酮、氨基糖苷类药物过敏;③育龄期妇女;④无法配合完成全程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病房巡视、治疗配合、病房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

1.4.2 观察组 患者入院后,立即接受完全管理模式直至出院,措施如下:

1.4.2.1 组建完全管理小组 组建完全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等组成),负责患者的病情评估、制定护理计划等全过程。上述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护理培训。制定综合方案,加强小组成员的学习与培训力度,使小组成员真正明白完全管理模式护理内涵、实施意义、相关操作规程以及实施目的。

1.4.2.2 完全管理模式实施 ①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建立患者个体用药档案,安排专职药师为每位患者建立合理用药档案,加强健康教育与用药宣传,通过个体化行为干预与分层目标教育进行指导。责任护士为患者建立抗结核治疗记录单,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案、用药用量、电话等信息。加强患者入院评估。②加强用药监督。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结核病患者的用药知识,指导患者认識早期、联合、全程用药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不同药物的名称、用药剂量以及用法,指导患者正确处理不良反应。为患者为患者制定口服药卡(包括用药时间、名称、剂量等),责任护士结合药卡记录指导患者用药。加强患者用药监督,预防患者自行停药、错服、漏服等情况。护理人员每天进行定期巡视,检查患者服药情况。在患者用药后,应严密检测其生命体征,观察咳血症状,注意患者腹泻腹痛等反应,并综合患者具体情况以及不良症状合理调整药物用量。在具体用药过程中,应听取患者意见,若患者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胃肠道反应等情况,应及时上报医生,合理调整治疗方案。警惕患者出现咽部发痒、胸部憋闷、胸内异常声响等大咳血前兆,一旦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立即上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③定期监测。抗结核治疗的第一个月,每周开展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检查,若无异常指标,每月检测一次。每月检查一次痰涂片,每周测量体质量,2-3个月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结合检测结果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并结合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④健康与心理教育。肺结核患者病情危重,受病痛折磨,面临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多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3]。同时,耐多药肺结核的病程很长,很多患者有几年的病史,疾病折磨、经济困难导致不少患者顾虑重重,医护人员应当安排护士及时将检查结果报告给患者,讲解乐观情绪对改善预后的作用,让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其次要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不要随地吐痰,有痰要吐在痰杯里,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同时,护理人员要与患者的家属开展交流,叮嘱其不要给患者增加心理压力,要多给患者讲一些轻松、愉快的事,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在家庭成员、亲人朋友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支持下树立康复信心。还要向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与家属对肺结核疾病有个全面的认识,告知患者结核病以及其并发症的主要知识,传播途径、传染源、防治措施、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能够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正确面对疾病,并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加强与医生的配合治疗。叮嘱患者按时、坚持服药,并进行定期复查。疾病痊愈后一个月不能从事剧烈活动,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必须立即就医。⑤出院后的护理。加强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可通过网络、电话、家庭等随访方式进行出院后护理,大部分选择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话随访与家庭访视这两种。电话随访一周一次,家庭访视两周一次。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等共同商讨结核病康复计划,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结核病康复训练计划。从整体上来说,延续性护理的内容没有统一定论,具体形式也是多样的,例如可以建立QQ群,在群内更新结核病健康生活方式,饮食和药物指导等相关知识。例如,在结核病饮食护理方面,耐药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丰富的营养支持,应鼓励患者坚持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敦促患者每日进食一枚鸡蛋,一定鱼类、瘦肉,一盒牛奶等。还要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提高饮食护理的计划性。叮嘱患者戒烟戒酒,限制高糖、动物性脂肪的过量摄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以及季节环境,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1.5 观察指标

1.5.1 痰细菌转阴率用集菌法进行检验,用药前查痰涂片3次,用药后每月查痰涂片3次,以连续2个月痰阴转且不再复阳为准。

1.5.2 胸片检查每月复查1次胸片,观察病灶和空洞变化。 1.5.2.1 病灶明显吸收:病变吸收≥1/2;吸收:病变吸收 1.5.2.2 空洞缩小:空洞缩小≥1/2;不变:空洞缩小

1.5.3 临床治疗效果[4]结合痰细菌转阴与胸片结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临床体征显著改善,两次痰培养痰结核菌呈阴性,X线片提示病灶明显吸收或吸收,空洞闭合或缩小。有效:临床体征显著改善,一次痰培养痰结核菌呈阴性,X线片提示病灶吸收或无改变,空洞缩小或不变。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痰培养痰结核菌呈阳性,X线片提示病灶恶化,空洞增大,或者患者死亡。

1.5.4 依从性评价使用《治疗依从性评估量表》,包括疾病认知、卧床休息、症状控制等5个方面,答案设置为根本未做到,偶尔做到,基本做到,完全做到,以基本做到和完全做到为依从性良好。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 2 结果 2.1 痰细菌转阴

观察组痰细菌转阴26例,痰细菌转阴率86.6%;对照组痰细菌转阴15例,痰细菌转阴率50.0%,=5.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疗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