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网络的特点不足及改进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名制网络的特点\\不足及改进措施

作者:赵 月

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06期

【摘要】网络实名制这些年来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且在业界尚无明确的界定。本文将实名网络分为两类,并以人人网为例,对第二类实名制网络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不足,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网络实名制 SNS 人肉搜索 隐私

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表示:“互联网的发展是第一要义,安全是第一责任,这两个必须同时兼顾。网络实名制是个方向,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加强网络管理的措施。”

关于网络实名制的定义,至今尚无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所谓网络实名制,是指在网络上发帖、跟帖以及上传照片和动态影像时需要确认居民身份证和本人真名的制度。也即对于需要在公共区域上网的人员以及在相关网站论坛进行信息发布的人员必须通过注册相应的真实身份信息,包括其姓名,身份证号等,获取一个网络虚拟帐号,并通过相关认证后方可进行有关网络应用。笔者认为,网络实名制应包括两种:一种为“后台实名制”;另一种即如“人人网”,不仅在后台有用户信息,而且在该网站进行活动时,会以真实姓名、真实身份出现。本文所指“实名网络”,特指后者。

本文以人人网为例分析其可以成功实现实名制的原因。 一、我国网络实名制发展概况

2004年5月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标准》(征求意见稿)强调电子邮件服务商应要求客户提交真实的客户资料。2004年教育部与共青团中央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校园网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2005年3月,信息产业部实施《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要求对所有非经营性个人网站实行实名制登记。2005年7月文化部和信息产业部《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PK类练级游戏 (依靠PK来提高级别)应当通过身份证登陆,实行实名游戏制度,拒绝未成年人登陆进入”。2008年2月15日,公安部机关报《人民公安报》刊发长文,首次确认要在全国推广版主实名制。 二、人人网的由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人网,原名校内网,成立于2005年,是2003年以来SNS网站迅速风行的产物和典型代表。“校内网”以大学生为主体,严格准入制度,以“因为真实,所以精彩”为口号,获得了巨大成功。2006年千橡收购校内网,并将其与千橡旗下校园社区5Q整合。2009年8月4日,校内改名为人人网,将目标人群扩展到各类社会群体,但仍以大学生为其主体。 三、人人网作为实名网络的特点 1、是进行真实世界人际交流的工具

麦克卢汉说过,“每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而实名网络这种媒体的出现,也给人们的交际带来了新变化。传统网络线上的交流对线下交流的影响极其微弱,最大的原因在于进行网络活动的一方所“认识”的,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的网友本身,而是虚拟的符号。对方因为有特定的符号而在网络中被识别,进而拥有特定身份。而人人网的用户都以真实身份示人,所以其网络交流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就有了最大的可能。用户通过状态、日志、照片等与朋友联系、互动,通过网络实现真实世界的了解、沟通。 2、强大的搜索和好友推荐功能

作为SNS网络,人人网凸显了其“社交”的特点。人人网就像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基于真实信息的资料库,让搜索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且准确。另外,好友推荐功能根据用户所在单位、用户与某人共同好友的多少,建立了有效的好友推荐制度。这就不仅维护了好友圈,而且为用户实现了现实世界中交友圈的扩展。这对于人人网的主要用户群即大学生有着强大的实用价值和吸引力。

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伦(St

>>闁诲繒鍋炲ú鏍閹达箑绀傞柕濠忛檮閻庯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