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模拟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3.体育教学:是在学生与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认知、身体练习、情感和交往活动。

4.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5.自主学习法: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目标、选择内容、规划学习步骤,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模式。特点: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步骤:自定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活动与学习方法、自主评价、自我调控。

6探究式学习法: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领域或体育活动过程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特点: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步骤:提出问题、分组讨论、验证方案、评价与提高。

7.同质分组:是指打破班级界限将若干个班级的学生集中起来,按照学生的体能或运动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班,由不同的老师分别进行教学。 8.异质分组:是有意识地扩大组内的差异,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同一小组,小组间基本同质,实现小组内学生互帮互学的组织形态。 9.教案:亦称课时计划,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所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它是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

10.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

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12.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特点:课余性、群众性、教育性、多样性。

13、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包括熟练的编制各种教学工作计划能力,具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和正确无误的示范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综合和评价教学工作的能力等。

14.重复训练法: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的一种方法。要注意(1)正确运用重复训练法(2)规定适量的练习负荷 。 15、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16.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在课余时间里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17.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二、简答题

1.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答:(1)力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2)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的达成,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的过程。

(3)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

(5)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 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答:(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全面发展体能; (3)提高机能水平;

(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答:(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 (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4.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特点?

答:作用:(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特点:(1)相对功利性(单纯性) (2)相对多变性(规范性) (3)相对偶发性(频繁性) (4)相对间接性(直接性) 5.体育课程的概念及特点?

答: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特点:(1)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 (2)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 (3)体育课程是情意类课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