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讲义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查法律(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公文写作、国情市情、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 政治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 经济类:包含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等内容。
第三部分 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运行机制、公共行政过程、行政机构改革。 第四部分 公文写作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体等;第五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一、法学基本理论 法的基本理论,法的体系,法的制定和实施;法 律监督体系等。二、宪法 基本概念;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三、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概述;行政主体、行为、救济等;行政诉讼法概述;四、民法 民法基本原则、 物权、债权等。五、刑法 刑法概述、犯罪、刑法等。
第六部分 附录
【附录一】 2010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附录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附件三】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附录四】 时事政治(2010.1—2010.12)
第一部分 政治常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随其他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两者谁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这是哲学的两大派别。
②两者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论者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 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1
【真题精选】“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在哲学上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观点、进步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指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练习一】
1.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日益显示出巨大的指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从哲学上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
A.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B.指导人们提出了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C.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D.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练习二】
1.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 的思想。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
第二章 唯物论
一、物质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练习】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 )。09长春事业单位 A.水中月 B.生产关系 C.影子 D.梦中树
2、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3)物质世界先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 二、意识
(1)意识的产生
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经由无机物的反应特征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与劳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3)意识的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4)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区别 人们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形成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并不就是人的智能本身,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人的思维是生理的、 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 而人的思维则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只能受人类的支配, 而人的意识则具有能动性、 创造性。电脑代替不了人脑。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四、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实际应用 1、一切从实际出发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想问题办事情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 (3)客观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4)正确对待和估价自己;
(5)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2、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主观能动性的内容
(1)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及能力 (2)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及能力
(3)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的心态
人的心态对人类改造、认识世界的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 心态对认识、改造世界有 导向 激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