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复习2 传热学8 -11章..

第二篇 传热学

第八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8-1 热传导

在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间,由于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大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

特点:1.平壁两表面维持均匀恒定不变温度;2.平壁

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的方向发生变化;3.平壁温度不随时间改变;

4.热量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方向传递。

【热流量】:单位时间导过的热量,W

tw1?tw2??A??

?: 材料的【热导率(导热系数)】: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W/(m·K)。

【热流密度】 q: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tw1?tw2?q???A?

??A?tw1?tw2??tw1?tw2?A?tw1?tw2?R?

?R??A?称为平壁的【导热热阻】,表示物体对导

8-2 热对流

热对流: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使不同温度的流体

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对流换热】:流体与相互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是导热和热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牛顿冷却公式】:

? = Ah(tw – tf) q = h(tw – tf) h 称为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习惯称为

2

对流换热系数),单位为W/(m?K)。 【对流换热热阻:】

tw?tftw?tf??Ah(tw?tf)??1RhAh

1Rh?Ah称为对流换热热阻,单位为 W/K。

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h 的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与以下因素有关:

(1)流体的物性(热导率、粘度、密度、比热

热的阻力,单位为K/W 。

容等);

(2)流体流动的形态(层流、紊流); (3)流动的成因(自然对流或受迫对流);

(4)物体表面的形状、尺寸;

(5)换热时流体有无相变(沸腾或凝结)。

8-3 热辐射

辐射现象的两种理论 电磁理论与量子理论 电磁波的数学描述:c??v

c?cn0c — 某介质中的光速,

8c0?3?10m/s 为真空中的光速;

n 为介质的折射率。

? — 波长, 常用?m为单位, 1?m = 10-6 m。 ? — 频率, 单位 1/s。 电磁波的波谱:

-5

? 射线:? < 5×10?m

X射线: 5×10-7 < ? < 5×10-2 ?m 紫外线: 4×10-3 < ? < 0.38 ?m 可见光: 0.38 < ? < 0.76 ?m 红外线: 0.76 < ? < 103 ?m 无线电波: ? > 103 ?m 微波: 103

微波炉就是利用微波加热食物,因微波可穿透塑料、玻璃和陶瓷制品,但会被食物中水分子吸收,产生内热源,使食品均匀加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