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①“仁” ②“礼” ③“为政以德” 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请回答3-6题。 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 5、老子的代表作是( )
A、《论语》 B、《道德经》 C、《春秋》 .D、《大学》 6、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 A、仁政学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韩非是( )家的代表人物。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8、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痛批一再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时说:“现在一些人身上好像没有什么道德血液,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黄华华痛斥的行为与哪家思想相悖甚远(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9.下列表述中属于孔子的思想精华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③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
A.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 1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12.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理念。这一思想与中国古代哪种思想类似
A.道家思想 B.陆王心学 C.程朱理学 D.董仲舒“天人合一”
13. 清风吹动旗子上的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14、继承“二程”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的是( )
A、陆九渊 B、王守仁 C、李贽 D、朱熹 15、( )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王夫之 B、黄宗羲 C、顾炎武 D、谭嗣同
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观念主要是( ) A、重义轻利 B、人性本善 C、民贵君轻 D、尊王贱霸 17、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符合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C、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D、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18、王阳明主张( )
①格物致知②“宇宙便是吾心”③“心即理也”④“心外无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李贽提出的人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思想冲击了理学的什么观点( )
A、四书五经 B、存天理,来人欲 C、致良知 D、三教合一 20、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
21、古人常用 “ 学富五车 ” 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么在古代中国,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 “ 学富五车 ” 呢? ( )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22、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 A. 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 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 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 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23、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 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 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
用 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 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
24、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25、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1-5DBCBB 6-10ACBCB 11-15CBDDC 16-20ADBBC 21-25CA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