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人教版)2015-2016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试题(141页,含答案)

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____________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过程。

(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__________。

①短期记忆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②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 答案:1.写字 看懂文字 讲话 听懂话

2.(1)神经系统 行为、习惯 积累经验 (2)贮存和再现 ①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②新突触

1.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析: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且在膜外为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而膜内则相反,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答案:D

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C.大脑皮层S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解析:大脑皮层直接控制人体的低级中枢进而控制四肢的反射活动;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大脑皮层言语区(S区)发生障碍会使患者不能讲话。

答案:D

3.手碰到针尖后,会发生缩手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 B.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C.缩手和痛感同时发生 D.此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解析: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属于低级神经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神经冲动的传递通过反射弧完成。缩手反射产生的神经冲动经脊髓上行传导束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因路径长,所以痛觉产生晚。

答案:B

4.下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 )

解析: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当神经纤维的中段受电流刺激时,神经冲动同时向相反的两方向传导,但只有向轴突一端传导的冲动,可经过突触,继续将冲动传递下去,向神经元树突一端传导的冲动,在到达端点时,就停止传导而消失。

答案:D

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解析: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这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电位(内负外正),而不是零电位;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是电信号→化学信号;据递质不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答案:A

6.可以与突触小体共同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 )

①同一神经元的树突 ②其他神经元的树突 ③同一神经元的细胞体 ④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 ⑤骨骼肌细胞 ⑥心肌细胞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 解析:突触前膜由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的膜组成,而突触后膜则必须是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细胞体或者是组成效应器的肌肉细胞或腺体。

答案:D

7.(多选)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胞吐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触形成突触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电位变化的过程,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触形成突触。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要通过胞吐作用。

答案:ABC

8.(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脑中的神经中枢是相互独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B.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 C.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语言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包括听、写、读、说

解析:大脑皮层是人的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答案:BCD

9.如下图中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据图回答:

(1)上图示的结构涉及____个神经元,含有____个突触。

(2)如果B受到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由此判断A、B释放递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________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这种细胞膜外结构称为____________。

(4)如上图,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____次,如刺激c点,则偏转____次。 解析:(1)从图中所绘可得知图共含3个神经元细胞,两个神经元接触部分构成突触。 (2)B受刺激后可释放出递质使C兴奋,若A同时受刺激,则A释放的递质抑制了B递

质的释放,故C不会兴奋。所以B的递质属于兴奋性递质,A的则属于抑制性递质。

(3)递质是由高尔基体加工并“分泌”出去。受体成分为蛋白质,在细胞膜上与多糖共同构成糖蛋白。

(4)b点受刺激B可产生局部电流通过a导线传到d点,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次,随后B释放的递质到达C,使C兴奋,并产生局部电流,可由d到a,使指针再次偏转。c点受刺激后由于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后膜,因此指针只会偏转1次。

答案:(1)3 2

(2)抑制性(递质) 兴奋性(递质) (3)高尔基体 糖蛋白(蛋白质) 糖被 (4)2 1

10.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_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虚线框内共有突触____个。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___________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解析:(1)图甲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图甲中f为感受器,d为突触。乙图中B为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兴奋在突触间进行传递需要神经递质作为媒介。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3)图丙中②是传入神经,①是感受器,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4)(5)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由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答案:(1)感受器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