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关系作业及答案

试述政府公共关系的有何意义?

公共关系”一词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而来的,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不论是其字面意思还是其实际意思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

关于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有很多。综合各种定义,我们给公共关系下一个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涵义是指这种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试述政府公共关系的涵义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对于政府公共关系的涵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第一、它明确了构成政府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政府、公众和传播沟通。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通传播与沟通开成特定的关系状态。政府是主休,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者和发动者。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状况和效果依赖于政府的行为,又影响着政府的行为。公众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客体和对象。第二、它揭示了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和协调与公共的关系。作为代表国家行使社会管理等职能的政府机构,其管理对象不仅是其内部的各部门及公务人员,而且涉及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及全体社会公众。第三、它明确了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所有公共关系活动的具体目标都是围绕实现这一总目标而展开的,这是由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次:1、如何协调好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公共关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第一、决策前要认真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下级政府的意见,必要时要到基层走访、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一方面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作为感情投资,密切同下级政府的关系。第二、要经常通过简报、吹风会、研讨会、文件等形式及时向下级政府通报政策变动、决策调研、工作等情况,使下级政府了解上级意图,主动配合开展各项工作。第三、要尊重下级政府的权力和利益,设身处地地为下一级政府着想,不要包揽下级政府的事务,并给下级政府一定的政策空间,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第四、要为下级政府办实事,尤其要帮助基层和边远地区的地方政府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帮助地方政府开发和保护资源,进行政策扶持、项目扶贫等。 2、如何才能处理好政府与执政党之间的关系?答:第一、要积极了解、准确掌握、组织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确保政府工作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各级政府应积极向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通报、汇报政府工作的计划安排、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还要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搞好纪检、监督、检查、党建工作。第三、要依靠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以及党员开展工作,注意处理好同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关系,创造党政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最佳关系环境。 第二次:1、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公众的认知)。 2、现代政府公共关系的本质是(政府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 3、政府减少因办事程序错误而造成低效率现象和扯皮现象而采取的办法是(办事公开)。 4、政府新闻发布会是一种(两级传播)。 5、政府了解和反馈民意的渠道有(信访、政府新闻发布、社会协商对话、公众议政活动 )。 6、人民群众对政府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举措是政府办事公开,包括(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办事人员)。 7、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有(主体的权威性、客体的复杂性、目标的独特性、传播的优越性)。 10、政府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是政府工作人员。(错误) 9、理解政府公共关系理论和实务的最核心的概念是双向传播与沟通。(对) 8、称为公共关系鼻祖的是巴纲姆。(错误 )11政府组织间的纵向关系一般是指不相隶属的各级政府关系 (错误 ) 第三次:1政府公关首先要面对的客体是(机关内工作人员) 2、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是(握手 ) 3、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美誉度)。 4、以下各项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的是(决策指挥职能)。 5政府公关礼仪中,下列握手正确的有(主人先伸手、女士先伸手)。 6、从内外角度来说,政府公共关系的客体包括(内部公众、外部公众 )。 7、下列符合一般介绍礼节的有(把身份低的介绍给身份高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8、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 9、英国是现代政府公共关系的策源地,该国政府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将公共关系运用于政府管理。(错误)10、信访接待机构是我国政府公共关系职能机构之一。(正确) 11政府组织间的横向关系是仅指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错误)12政府领导人形象对政

府决策形象的形成、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第四次、北京市密云县政府举办元宵节灯会,是属于政府公共关系庆典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政府公共关系庆典活动是政府为了庆祝取得的某些重大成就或在重大传统节日,或遇到特殊的纪念日,由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相关机构组织,旨在宣传政府形象,扩大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所进行的大型综合性活动。这一活动本身对于提升政府形象、体现政府与民同乐,让老百姓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传统节日具有重大作用。 政府组织的各类庆典活动,因为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参与的群众非常之多,因此,安全保卫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群众参与性强的庆典活动,比如焰火晚会、文艺演出、群众游园活动等都是人山人海,绝不能出半点安全事故,否则,庆典活动就会失败。安全保卫工作主要是要做好人流的有序疏导以防踩踏事故,做好消防安全以防火灾事故等。密云县政府正因为在庆典活动中安全保卫工作的疏漏,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上述案例给予我们的深刻教训有:(1)政府组织任何庆典活动都必须建立灵敏的事故预警系统。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政府组织应建立的情报信息网络,保持沟通联络,对可能出现的事故信息优先处理,做出科学预测,分析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及可能产生的负作用。(2)建立完善的安保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政府机构和完善的安保管理措施,根据预警系统的预测和分析制订基本应对方法、措施,并采取必要的行动,一旦出现事故发生的苗头,即起动应急系统,化解事故,并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模拟准备。政府组织要把活动开展及预测分析情况、事故应急措施向广大群众广为宣传,提高预防效果,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进行模拟训练,以锻炼政府成员在处理事故的能力。 第五次答案1、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是(树立政府形象)。 2、对公共关系理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是(伯纳斯)。 3、政府公共关系主体是(行政机关)。 4、政府公共关系机构中负责接待处理人民群众向政府提出申诉或要求解决具体问题的部门是(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 5、信息传播中使用的非语言符号媒介包括(实物媒介、人体媒介)。 6、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所奉行的主要原则是(真实公开的原则、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科学指导的原则、整体统一的原则)。 7、政府公关调查中使用广泛的方法有(资料分析法、公众代表座谈会法、群体讨论法、民意测验法 )。 8、人体媒介是借助于人的行为、动作、服饰、素养和社会影响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人类交流的非语言符号。(正确) 9、政府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公众就是群众。(错误) 10、公众对政府的态度不同可将政府公众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错误) 10、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中央新闻办、中央各部委以及各省级人民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错误) 8、承担政府公共关系职能机构必须是名称为公共关系的政府部门。(错误) 9、组织传播具有满足组织内成员社会交往需要的功能。(正确)第六次答案、1、列不是报纸传播信息优势的是(具有声像生动性)。 2、政府公共关系的基础和生命是(真实性)。 3、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活动是(正式沟通)。 4、处理好政府外部公共关系,最核心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政府与政党的关系)。 5、公共关系传播实物媒介主要有(公关礼品、象征物、模型)。 6、政府公共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从总体上来讲主要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 7、政府组织形象具有的特点有(主观性、客观性、动态性、综合性)。 8、社会舆论的主体就是社会公众。(正确) 9、人民政协作出的决议没有法律效力,因此政府没有必要与政协搞好关系。(错误) 10、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四个最基本步骤是调查、策划、传播和评估。(正确)11政府公共关系形象塑造和维护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是政府广告。(错误) 1、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是政府。

2、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可以称为公众。 3、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政府公共关系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随机抽样。二是非随机抽样。

5、政府形象具有的基本特征为:首先政府形象具有形象性;其次是政府形象具有社会性;第三是政府形象具有动态性。

1、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一般理论在政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而称为公共关系鼻祖的是艾维李 。 2、政府组织间的横向关系是指 不相隶属的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 。 3、政府形象一般由政府决策形象、 执法形象 、政府廉政形象和 舆论形象 所构成。

4、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包括有 交流信息职能 、 决策咨询职能 、协调沟通职能和 形象塑造 。 5、政府公共关系公众具有的特点有同质性、 互动性 、可变性、 集合性 和 多维性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