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

《可编程控制器》大作业

题 目: 运料小车三位控制系统设计

学习中心: 丰顺奥鹏学习中心 层 次: 高起专

专 业: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年 级 2015秋 季 学 号: 151463224418 学 生: 陈海宁

题目三:运料小车三位控制系统设计

运料小车控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小车在初始状态时停在中间,限位开关I0.0为ON,按下起动按钮I0.3,小车开始右行,并按图所示的顺序运动,最后返回并停在初始位置。

设计要求:(1)首先对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性能指标、分

类、特点、功能与应用领域等进行简要介绍;

(2)设计选用西门子S7-200 系列PLC,画出控制系统的顺序功能图,

使用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设计程序梯形图(梯形图截图后放到作业中);

(3)总结:需要说明的问题以及设计的心得体会。

一、PLC的产生和发展

PLC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简称,它是一种数字运算电子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中。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制造公司(GM),为适应汽车型号的不断翻新,试图寻找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器,以尽可能减少重新设计和更换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硬件及接线、减少时间,降低成本。因而设想把计算机的完备功能、灵活及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制成一种适合于工业环境的通用控制装置,并把计算机的编程方法和程序输入方式加以简化,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对象”的“自然语言”进行编程,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二、 PLC的主要性能指标

PLC的性能指标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存储容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