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5.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的小。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A F1 B F2 C F3 D F4
16.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301530P→14Si+X
942Be+110H→5B+Y
424He+27He→3Li+Z 其中
A 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 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 C 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 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 17.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其
A.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B 频率变大,彼长不变 C 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D 频率变小,波长不变 18.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煤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 B 振幅超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
C 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 振动的频率超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19.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m2/m1为 A
3/3 B 2/3 C 3/2 D 2/2
20.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 A 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B 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 C 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 D 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
21.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0。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6eV和5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eV时,它的动能应为 A 8eV B 13eV C 20eV 34eV
22.K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RK-与Rπ-之比为2︰1。π0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π的动量大小与π0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A 1︰1 B 1︰2 C 1︰3 D 1︰6
-
-
-
-
-
-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23.(15分)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ρ。
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
(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 。求出的电阻值R= 。(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直径为 。 (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ρ=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4.(15分)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转周期为T=1/30s。向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体的稳定,不致因自转而瓦解。计等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引力常数G=6.67×10
-11
m3/kg·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