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

作者:王上锐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7年第08期

【摘 要】文本针对课改中课堂教学内容与评价问题,结合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情况,就编制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特点、高中学生实际情况的《柳州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阐述,并以《学案导学》为载体落实该标准,搭建测试评价体系,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B-0022-03

新课改的核心将“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科学结论教育”变为“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过程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根据课程目标设定了相关的内容标准,但内容比较简单、扼要,众多一线教师较难把握。如果没有研究课程标准,没有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只把教学的水平与学习水平评价参照点放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上,那么就会导致教与学的评价“量尺”混乱。不少生物教师只知道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成绩的比较、学生与学生之间成绩的比较,而不知道教与学的水平与国家标准“量尺”要求之间的比较,结果致使课堂的教学过程混乱,需要学生达成的学习目标并没有达成。比如,在教学内容方面,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有出现对部分内容与要求无法把握,或是提出过高的要求,或是随意增加国家课程标准中不作要求的内容要求,或是随意删减国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现象,这违背了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对学生学习内容不负责任的现象。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压力过重。 一、标准的制定——《柳州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标准中,我们以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顺序为参照标准,结合人教版教材,对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进行细化。

(一)确定三级标准。依据新课标的能力,确定了三级标准:Ⅰ 级水平为了解水平,所用到的行为动词均与课程标准要求的了解水平一致;Ⅱ 级水平为理解水平,所用到的行为动词均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水平一致;Ⅲ 级水平为应用水平,所用到的行为动词均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应用水平一致,同时含有独立操作所用到的行为动词,有尝试、模仿、运用、使用、制作、操作、进行、测定。三级标准如下表所示(表 1)。

(二)编制《柳州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简称《标准》)的四个原则及部分标准内容。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柳州市所使用的高中生物教材,制订并形成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合柳州高中学生的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国家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生物学科内容标准所用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如“概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这些高度凝练的语言对于高中一线生物教师来说,较难操作,以致落实不到位。为了较好地落实新课程要求,在吃透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笔者经过努力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柳州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4个原则。

1.忠实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例如,在国家课程标准中,关于水和无机盐是这样陈述的:“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这应属于了解水平(Ⅰ)。我们在编制时,应尽可能地在了解水平(Ⅰ)之内。

2.适当参考历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在编制评价标准的过程中,还需要适当参考历年高考生物试题及考试大纲。有些知识点在高考中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拔高,制作的标准也适当提升。而有些知识点在高考中极少要求或要求层次较低,我们也需要在平时教学中适当降低难度。

3.依据学段、学时、学情进行编制。在不同的学段,生物课的要求学时是不一样的,比如在高一年级生物课的学时是每周 2 节,那么,我们在制定标准时就不宜太高。当然,我们柳州高中是广西首批示范性高中,学生的素质普遍较高,在标准制定时可以适当提高。 4.内容细分最多不超过 4 个。一般而言,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凝练度较高,如“概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我们在制定本校的评价标准时,必须适当地细化。但是,细化内容不能过多,最多不能超过 4 个,如,简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阐明多肽的形成过程、说明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

综上所述,在编制评价标准时,应尽可能忠实国家课程标准,同时适当参考历年的高考考试大纲,最后依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制出合适而不冗余的能力水平评价标准。 二、标准的落实——以《学案导学》为载体

(一)依托标准制订学习目标。校本生物学科标准制定出来后,需要通过一堂又一堂课来落实。因此,每堂课需要学生掌握什么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需要老师依据标准制订好相应的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先决条件,在学习目标的导向下完成教与学的过程,并使学生养成自我测验、自我矫正、自我补救的习惯。举例如下:

依据表 6 中所列举的知识内容及对应的评价标准,笔者在课堂落实时编制出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具体如下:

1.我能默写出 ATP 的结构简式以及各部分的含义;

2.我能通过举例子的形式来理解 ATP 的生理作用并正确解答有关试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我能以图形方式写出 ATP 与 ADP 的转化过程,并与同桌交流; 4.我能理解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跟 ATP 的关系,并解释给同学们。

(二)确定《学案导学》编制模式。经过三年的努力,确定学案导学的编排模式。 第一板块【目标·心中有数】:根据课题知识点,结合《标准》要求,将学习目标呈现在导学案上。

第二板块【预习·我能完成】:把知识点以自主梳理的形式整合到导学案上,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填空;对于疑难问题,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帮助学生课前扫清障碍。

第三板块【问题·我来探究】:以基础知识的内涵理解为准绳,在导学案上以问题或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小组探究与讨论推进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在相互交流与教师质疑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并通过知识归纳,获得原理方法。最后用知识框架或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

第四板块【反馈·我做练习】:包含课堂及时反馈练习和课后作业或课后延伸活动。通过即时评价卡检验本节课学生的目标达成度。

最后还严格规定了学案中的字体、字号、页面、页码及印刷要求等。 三、标准落实的评价——搭建测试评价体系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探索,柳州高中终于初步搭建起规范、有效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评价体系:

学案导学落实《标准》→依托《标准》命制双向细目表→依据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教师之间交叉进行命制试题与考试分析→进行考试分析的教师命制考后反馈试卷。

为了学习与评价的统一,无论是学校的周测、月考,抑或是段考、期考,都会依托《标准》命制出符合要求的考试双向细目表。制定的《标准》和阶段性考试细目表,举例如下: 比较上述的表 7 和表 8,可以发现 2016 级高一段考教师命制的双向细目表与《标准》基本吻合,同时,也存在与《标准》不一致的地方,如双向细目表中的叶绿体一项处于 Ⅲ 水平,明显高出《标准》的 Ⅱ 水平;另外,双向细目表中还出现了比较细菌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但是在《标准》中对此没有明确的要求,应当做进一步的修正。两个表格的比较说明一线教师对依据《标准》命制规范、科学的双向细目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囿于旧有的教学习惯、考试习惯,双向细目表的命制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责编 卢建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