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四次变更
陈仲庚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变态心理学历史的研究曾经过数次变化。在本世纪初,人们把变态心理学历史分为二个阶段,即皮内尔( Pinel)前和后的阶段;在弗洛伊德( Freud)学说全盛时代,心理学家把变态心理学历史分为精神分析前时期和精神分析时期;近代也有人把这一研究分为三次发展变化过程(1)这种不一致的看法是由于人们对变态心理的性质与意义认识不同所致,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和社会历史变革的观点的反映。
有关变态心理学的历史,既有从时间顺序分期、探讨各期的特点,又有从具体事件出发、考察事件所带来的变更。这是研究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的两种途径。两者虽有不同,但也密切联系。时间的长河总不会是风平浪静的,而巨大的惊波怒涛也总会影响长河的流程;事件必在分期中发生,而各种变迁则使分期具有内容。本文从变态心理学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来分析,提出四次变更的看法,就是从愚昧走向复兴的皮内尔( Pinel)阶段;从思辨走向实验的克雷丕林( Kraepelin)阶段;从探讨病人外部走向病人内心的弗洛伊德( Freud)阶段;从医院走向社会的阿比尔(A1bee)等人现代阶段。
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认为一门科学的“变革”是指该科学领域舍弃一种长时公认的、有较大影响的科学理论,而接受另一种与之不相容的理论(3)。在科学领域发展的不同阶段,理论牢固地树立,方法技术确定下来,科学家的作用和地位也始终如一。这种稳定时期必会维持一个较长时期,直到产生一些突破性的结果时,就出现了变革。变态心理学的发展也同样经过这样的历程。
第一次大变更
远古有不少关于精神障碍的记载。本来希腊先哲的解释多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但人们对心理、心理异常的看法与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的当时情况分不开,中世纪时代神权高于一切,神鬼致病的信念成为独一无二的解释。驱魔、拷打、禁锢或烧于火刑柱是“救治”病人,使魔离去的唯一办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魔鬼感到此处不是藏身之地。与此同时也有把精神障碍看作是神灵成宗教先知,这种人就受到尊敬和崇拜,但这是极少数。
两个修士( Sprenger及 Kraemer)写了《女巫的杵锤》后开始了根除“女巫”的运动。基本思想就是巫术由于妇女贪得无厌的肉欲诱惑,这是心理异常的根源。他们提出检验的办法及必须采用的惩治手段。此书于1487年正式发表,但在发表前以及其后都陆续受到权威人土,教会法庭、大学机构等的认可和推崇。在成书后200多年时间,此书共发行过30版(3)。在这样的气氛下,精神障碍的自然主义思想被清扫精光,搜捕精神病人的狂暴变本加厉和扩大化。那些不肯墨守成规的人,受人妒嫉的妇女,还有儿童都毫不容情地受到严刑或指控致死,而无以自卫。这种反女性、所谓反“巫术”的热潮前后葬送了百十万人的无辜生命。此书影响之坏正好也说明了皮内尔解放运动意义之大。
然而历史的洪流总是向前推进。政治、社会、科学的启蒙逐渐席卷欧洲。人道主义的改革要求也影响到精神病收容所。皮内尔解放精神病运动的推行与文艺复兴思潮的孕育分不开,而巴黎公社对皮内尔的支持则是这一运动的直接原因,据称公社最先也无十分把握,但还是认可这种改革,而这一步毕竟起了巨大作用,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皮内尔主张解开约束,待之以人,给以自由、阳光和新鲜空气。第一个得到解放的是一位英国船长,锁链解开后并没有躁动和怒暴,他走
出黑洞,漫步到广场,仰视天空,自言自语地说“多么美丽!
虽然残酷的迫害普遍横行几百年,但在此期间也有无畏之士或人道主义者坚持理智或同情。法国阿格里帕( Agrippa)主张卫护妇女的尊严和卓越性,他因营救“女巫”而闻名瑞士医生帕拉塞卢斯( Paracelus)反对邪恶与附魔的观点;当时神学家中也有个别开明之士提议减免酷刑,倡导护理和慈善,教会法典( Cannon law)也有规定对精神错乱的处决要征得医生的意见等等,但处于时代的逆境,这些不同主张对扭转愚昧,是无济于事的。
第二次大变更
虽然皮内尔的解放精神病运动已经具有把精神病看为疾病的观点,但克雷丕林(E、K-capelin)才真正为变态心理学创建了一个转折点。我们不能单纯以病理系统为依据来分析重大变化,也就是说不能说皮内尔与克雷丕林都主张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型”而认为应该归结为同一次变革。假如单纯以隶属医学模型看问题,那么皮内尔的解放运动也仅仅是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阿克菜皮亚德( Asclepiades)及盖伦( Galen)等思想的恢复,因为有不少古希腊和罗马学者都坚持心理障碍是疾病的观点。我们认为皮内尔的变革在于解放病人,而克雷丕林的变革在于使变态心理的研究置于严格科学的途径,进行心理生物学的探讨。
克雷丕林在精神病学上是格里辛格( Griesinger)传统思想的拥护者,在心理学上是冯德( Wundt)实验心理学的追随人。克雷丕林使精神病理现象从浑沌未清阶段过渡到编制疾病分类系统的阶段。
克雷丕林确信精神病的原因具有纯粹的器质性基础。他先考虑的是遗传与心理变态的关系,后来又重视代谢过程的因素,以及心身关系的各方面变化。他始终主张并施行以实验和测验来探讨病理问题。现今常为人强调的精神病生物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