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检查科室院感理论应知应会题

创三甲——医院院感知识应知应会理论参考

1、 院感定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也属医院感染。 2、 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本次感染直接和上次住院有关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徒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医护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3、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身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病、水痘等。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4、医院感染如何分类?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两类:即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由病人体外的病原体引发的感染。在消毒隔离措施失当的情况下可出现暴发。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防范此类感染。

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由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引发的感染。常呈散发,目前,尚无有效措施控制。

我国主要感染部位则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手术部位感染。 5、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导致的疾病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2)飞沫传播—由飞沫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 3)空气传播—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麻疹、水痘等。 5、 何谓医院感染暴发?如何上报?报告内容有哪些?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病区出现医院感染暴发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后者应于2小时内到达现场了解情况,以确定是否医院感染,若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立即报告主管院长。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按照规定逐级上报主管部门,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医院感染爆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6、 医院感染管理有哪几级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由三级组织组成:由院长任主任,各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专职人员组成的感染管理科、由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监控医生及护士组成的感染管理小组。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 由医疗科主任、护士长、兼职医生、兼职护士组成。

2. 由医疗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检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3. 由兼职医生确认医院感染病例,并于出院时由床位医生录入病例分型系统。兼职护士负责填写医院感染

报表,按时交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工作中兼职医生和兼职护士密切配合,做到记录完整、准确。 4. 熟练掌握医院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感染病人标本正确留取和送检,清洁、消毒灭菌和隔离,无菌操作

技术,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卫生防护,传染病防治等知识,并指导监督科室内相关人员完成各项工作。 5. 当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由医疗科主任或护士长及时上报,兼职医生或兼职护士协助相关人员调查、

分析、处理。

6. 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7. 积极参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8. 完成医院感染专家委员会或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7、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有哪些?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是指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的科室。如:重症建和病房、新生儿病房、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消毒供应室、内镜室、口腔科、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性疾病科等。

8、标准预防的定义和措施?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不必考虑其诊断,适应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除外被血液污染的汗液)、不完整的皮肤/粘膜等。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污染的医疗物品和环境及安全注射等。 9、何谓标准预防基本原则?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0、什么是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1)医务人员应认识到控制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在接诊患有呼吸道感染综合症的患者时,应遵循隔离措施。如:戴口罩和手卫生;当医务人员有呼吸道感染征象,且需要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

2)教育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并立即丢弃用过的纸巾;否则使用臂弯遮掩口鼻;当患者能耐受时,可佩戴外科口罩。 3)接触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

4)进行手卫生宣教,提供位置便利的速干手消毒剂;提供卫生纸和免触碰开关。 5)鼓励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在候诊区和其他人员保持1m以上空间距离。 10、接触隔离的定义和措施?

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一般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新生儿脓疱病、耐药菌株感染等。预防措施除了实施标准预防外,还应实施接触隔离。

具体措施包括: 1、 隔离室。 2、 洗手和手套。 3、 隔离衣。

4、 限制病人离开隔离室,必须转运病人时,病人及运送人员都要防护,以防传染和扩散。

5、 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在危险中,

防止污染衣服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将其清洗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

6、 尽量减少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伤害的不必要操作;放置医疗废物特别是锐器的容器应设计合理,适合使

用。

11、卫生洗手的概念和注意事项?

(一)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各类导管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戴、摘手套、口罩前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品或配餐前;(7)、接触特殊易感病人(WBC<1.0×109L) (二)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传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4、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5、无可见污染或不便洗手时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12、医疗机构应具备用于洗手和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13、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选择使用肥皂盒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首选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4、个人防护用品指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1、)常用医用口罩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 (2、)医用防护口罩的特点:能阻止吸入直径《5um的感染因子,如结核杆菌,SARS病毒等和含有感染源的粉尘。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 (3、)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1)有创操作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防护2)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3)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时。 (14、)如何正确使用口罩:1)根据不同操作选择不同种类口罩,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2)佩戴时注意防水层朝外,鼻夹侧在上3)一次性口罩一次性使用4)口罩保持清洁,遇污染及时更换。5)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进行密合性测试。

15、灭菌: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处理。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6、消毒因子作用水平分四级:灭菌、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低水平消毒。 17、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注意事项:

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消毒剂 2)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3)准确配置消毒剂,使用中途不得添加。 4)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期限 5)消毒前物品应清洁、干燥。 6)消毒物品应和消毒剂充分接触 7)盛放消毒剂的容器要清洁 8)不得将消毒剂用作保存器械 9)定期监测消毒液浓度

18、干保存的无菌持物钳和持物罐开启使用后应4h更换1次,遇到污染随时更换。 19、以容器包装灭菌的辅料类无菌物品启用后最长不得超过24h。

20、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h。作为溶媒启封抽吸的无菌药液,最长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h。

21、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者有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以及由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