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DOC

⑶ 注意事项:

① 零件氮化前必须清除表面锈斑,用汽油清洗表面油污。

② 零件装炉时,所有要氮化的表面,不许互相接触,特别注意大工件不要放在热电偶的附近,严禁工件靠在热电偶上。对于局部氮化的零件,要检查镀锡部位是否正确。对M16以下的螺孔和¢16以下的盲孔、通孔及经镀锡保护有螺纹的氮化件的螺纹部分、退刀槽,氮化前均进行涂料保护。

③ 氮化件入炉后应先通氮30分钟排除箱内的空气,氨气压力控制在100~150mm油柱,待空气排除后按工艺要求调节压力控制分解率。氮化过程中氨气自始至终不得中断。 ④ 氮化冷却时,先停电随炉冷却至≤150℃时停氨,取出零件。 ⑤ 炉内氨气压力只做参考,操作时以控制分解率为准。

19

6.2 渗碳 ⑴ 固体渗碳 ① 保温时间根据渗碳炉装箱的数量及箱的大小而定。 ⑵ 气体渗碳 20

⑶ 几点说明:

① 固体渗碳剂配方:7%BaCO3+2.5%Na2CO3其余90.5%木碳(滨河化工厂配制)新旧渗碳剂

比例为1:2。

② 气体渗碳剂:(a)苯一滴速:升温时控制在30~35滴/分,保温时控制在60~70滴/分。 (b)* 煤油+酒精各50%,滴速与苯同。首次使用时先进行试验,确定合适的滴速。 ③ 渗碳保温时间到达前1~1.5小时看预测试样,根据测得的结果决定出炉时间。

④ 气体渗碳装炉时零件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要保持5~10mm。固体渗碳装箱零件间或

箱壁间距不得小于15~20mm。

⑤ 渗碳后如果发现渗碳层有网状碳化物存在,均应进行正火处理以消除。

21

7. 锻模热处理工艺规范 7.1锻模及胎模:

表8 材料牌号 技术要求 工作面硬度 燕尾硬度 HB415~380(d10 3.0~3.2) HB285~321(d10 3.4~3.6) HB380~320(d10 3.2~3.4) HB415~380HB285~321(d10 3.0~3.2) (d10 3.4~3.6) 淬火温度(℃) 820~840 520~560 830~880 回火温度(℃) 备注 1t模锻锻模胎模 3t、5t模锻锻模 5CrMnMo 5CrNiMo 淬火 ① 出油后立即装入准备好的回火炉中。

22

回火 ① 5CrNiMo回火油冷。 说明: ⑴ 燕尾采用自行回火。淬火过程:小型模具(H≤250mm)全部入油5′~8′(中型、大型入油8′~12′)然后把燕尾提出油面,待油面燃烧时再浸入油中,反复2~3次使燕尾自行回火。中型模具H=250~400mm,大型模具H>400mm。 ⑵ 出油温度为250~300℃,不得低于250℃,并准备一台350~400℃的回火炉,出油后立即入回火炉。

2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