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平利城关初级中学 吴炳霞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属于诗词教学,
教学本课,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领略诗词的风格,掌握古诗词学习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本课共选录了五首诗词,从词风来看,可分为豪放与婉约两种,《渔家傲.秋思》属于豪放派。 【教学设想】
“韵律、内容、情感、语言”是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本课教学抓住这四个要素的学习来进行。以初读把握韵律切入,进而再读感知内容,接着三读体味词中寄寓的情感,最后四读赏析词中优美的语言。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范仲淹词作的基本特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语言品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根据我的描述说出古代诗词作家的姓名。
1、他,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李白 2、他,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民生疾苦,有“诗史”之称,他的组诗“三吏”“三别”脍炙人口,他本人被誉为“诗圣”──杜甫
3、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并开创了豪放词派,字子瞻,我们学过他的词《涣溪沙》(山下兰芽短
浸溪)──苏轼
4、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渔家傲.秋思》,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这首词反映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二、了解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守边四年。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由于边疆生活的陶冶和锻炼,他最先把边塞诗的内容引入词的领域,一扫唐末清初婉约派的浮靡之风,使词带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开阔奔放的风格。成为豪放诗风的一个发端,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词仅存五首 三、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默写全词。 四、正课
(一)赏读诗歌,明确词意
1.注意听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 感情 意境)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结合注释,自由朗读, 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注释 字音 节奏 感情)
3.个人表现读 (生品评:…..) 4.理解性的齐读(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二)品读诗歌,体会意境 认真品读上阕,思考下列问题:
1、《渔家傲》在上阕中都写了哪些景?勾画出一幅怎样的图画?这些景是紧扣“异”字来写的,异在何处?
我看见了一幅--------------------------图 (落日归雁,长烟落日 边声四起 古城落日 归雁孤城 戍边图”) 奇异:异寒 异声 异势
2、上阕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容易让人产生怎样的思想情绪?
明确:(荒凉 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