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地理湘教版练习:必修Ⅱ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二节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答案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学考练习]

1.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热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答案:A

2.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地形 C.土壤 D.水分 答案:C

据报道,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3~5题。 3.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生物多样性 答案:A

4.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 A.劳动力 B.科技 C.交通 D.市场 答案:A

5.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答案:B

6.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 ) A.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因素是最稳定的因素

B.因为自然因素可以改造,所以任何地区都能发展种植业

C.城市周围农业生产的重点主要是粮食、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D.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与政府政策有关 答案:D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7~9题。

地区 ① ② ③ 种植业 比重 86% 45% 8% 畜牧业 比重 14% 55% 92% 商品率 20% 90% 89% 投入劳动 力数量 多 少 少 7.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答案:A

8.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墨累—达令盆地 答案:D

9.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答案:C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每年外运大批粮食,但改革开放以来,其商品粮地位逐渐下降直至消失。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珠江三角洲没有的是( ) A.乳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D

11.关于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地位逐渐下降直至消失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B.改革开放以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非农业用地剧增,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C.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人口数量剧增,粮食需求增加,商品率下降

D.改革开放以后,花卉等园艺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答案:D

下面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回答12~13题。

12.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答案:C

1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答案:C

14.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海南省,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D

15.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_______气候区。

(3)本地区__________稠密,_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____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食粮。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案:(1)东亚 东南亚 南亚 (2)季风 (3)人口 劳动力 稻米

(4)精耕细作;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5)水旱灾害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6)商品化、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 1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因素。

(4)分析该区域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次生盐碱(渍)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选考练习]

下图中的甲、乙、丙三地是重要的农业区,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B.有灌溉水源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光照弱但日照时间长 答案:B

2.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制约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 A.灌溉水源不足 B.地形起伏大

C.气温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答案:C

读下图,回答3~5题。

3.制约②地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少 B.农业投入少 C.土壤贫瘠 D.水旱灾害频发

4.四个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其他三地不同的是(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