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学生初步接触“策略”一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情境中呈现较多的信息,产生要整理信息的需要,产生掌握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从而真切感受列表的作用,愿意主动掌握并运用这一策略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策略”
谈话:前段时间进行了语文、数学、外语的期中考试,有十名同学的各科成绩如下。(出示杂乱无序的十名同学的各科成绩)问: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乱)你能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
如果我想了解每门功课这十名同学的排名情况,以及这十名同学的总分排名情况,你觉得能一眼看出来吗?你打算怎么做?(学生可能会说出将这十名同学的各科成绩以及总成绩进行列表整理比较)
讲述:像刚才大家所说的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整理,就是一种策略。 问:什么叫策略?在哪里见过或者使用过策略?
(说明:这是学生第一次在数学学习中接触“策略”这个抽象概念。本环节旨在通过课前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策略的意义,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二、激发内需,形成策略
1、呈现情境(1)谈话:三个好朋友去文具店买文具,在文具店里碰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帮助解决。
(将图上信息进行改编,改编后的情境图加上“小华用去了多少元?”小军说:“我只带了42元,可以买几本?)
(说明:教材中例题的情境内容简单,,改编后的情境图中增加了几条信息,使情境中的信息涉及多个条件与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整理信息?怎样整理信息才便于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思考能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
(2)整理信息。问:这么多的信息,你想怎么做才能让大家清楚地看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3)展示交流。充分展示学生整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整理方法的特点,初步认识列表整理信息的优势。
(4)比较优化。选择学生整理的不规范及规范的表格进行比较,共同商讨表格中应该包含的内容、结构,去繁留简,优化表格。如下表:
(说明: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多数学生可能只是将情境中的信息抄了一遍,不思考如何简化信息;还有的学生能摘录有效的信息,并有序排列,等等。本环节旨在唤醒学生整理的经验,展示学生已有的整理信息的策略,让学生体验整理信息策略的多样性,初步感受列表整理信息的优越性)
(5)问:谁能不看图,只看表格就能复述题目的意思?学生复述后,问:你感觉用表格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清楚、简洁)
(6)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题中的两个问题。想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归纳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思路: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讨论: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可以怎么想?要知道小军能买多少本笔记本,得先知道什么? 讲述: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必须通过表格第一栏小明的信息知道一本笔记本的单价。 问:通过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觉得用表格整理信息除了清楚、简洁,还有什么优点?
(说明:整理信息后进行解决问题的过程,能使学生再次体会到用表格整理信息除了清楚、简洁,更主要的是便于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反思交流,体验策略。
探讨:上述问题是用什么策略解决的?这种策略有什么特点?
(说明:策略的有效形成必然伴随着对行为的不断反思。这就须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其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清晰地体会列表在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方面的优势,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灵活选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巩固拓展,提升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学校图书馆里也有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独立看书明确题意。问:看过图后,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请大家把课本上的表格补充完整,再解答。
班级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接问: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都要先
求什么?(先求一本字典的高度,)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商店购物情景) ①从这幅图中你又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 你能用什么方法最快地解决出来?(列表)
你是如何理解“我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8个排球”? 请同学们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在课本上列表整理。 班级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问题? 四、全课总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你有哪些收获?
讲述: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列表的方法和一些具体的策略。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形成越来越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策略?
策略,即计策和谋略。借用沈重予老师的话来说,策略是不可传递的,也就是说策略不是可以教会的,而是让学生体会之后他们自己形成的一种意识,这种遇到什么问题就想到要用什么合适方法的意识就是策略。可以说,策略是高于方法的,策略不是针对解决相同的旧问题,而是针对解决新问题的。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亮点,但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以往上课及听课的经历中,发现很多老师不明白这一单元该如何去教,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解决问题上,没能分清策略与方法的本质区别。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为了使学生产生列表整理信息的需求,形成策略意识,感觉策略的价值,首先通过生活中一件学生熟悉的事(整理分数)逼出学生的“策略”,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策略,再通过一道改编的例题让学生产生整理信息的需要,初步体验列表整理信息简单、明了,在解决题中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表格分析数量关系,再次让学生体验列表整理信息不仅具有上述特点,而且还易于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再次感受到列表策略的价值。学生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进行反思、提炼,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解决问题和形成策略哪谁轻谁重? 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禁要产生这样的疑问:是解决问题重要还是形成策略重要?其实课题说得很明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是:用策略解决问题。这样一看,孰轻孰重不言自明。无疑,形成策略才是本节课的落脚点,而前面的解决问题只是为形成策略服务的。再有,关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从其它教辅用书上找到很多很多,甚至可以找出很多高难度的题目,想利用短短的一节课穷尽各种问题,这显然是不现实。这就需要策略来指引。学会了解决这类题目的策略,显然是掌握了一个强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