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S-3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2015?南京)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2、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4、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 ) A.PM2.5与雾霾天气 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 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 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雾霾天气与空气中PM2.5超标有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不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B.鼓励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 C.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 D.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7、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8、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着火情况下,相应灭火措施及其理由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着火情况 不慎将酒精灯内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 在寝室吸烟引起被褥燃烧 歌厅因电线老化短路起火 林区发生火灾 灭火措施 用湿抹布扑盖 迅速打开门窗并泼水 首先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然后断开电源 砍倒附近树木开辟隔离带 理由 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通风透气,降低可燃物温度 降低可燃物温度并隔绝空气 移走可燃物 10、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CH4 H2 CO B.CH4 CO H2 C.CO CH4 H2 D.H2 CH4 CO 二、填空题:(共60分) 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2月5日13时51分,惠东县平山街道办惠东大道义乌商品城四楼仓库着火。该事故的起因是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材料一中,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2)材料二中,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是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7分)安徽省两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如右图所示)。

(1)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合成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 (2)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属于同一类物质,试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 。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3OH) c.尿素

13、(7分)(1)某化学小组用火柴、蜡烛、大理石、烧杯、酒精灯、坩埚钳等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

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 假设1:有可燃物 , 假设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假设3:与空气接触。

【设计实验】请在下表中根据假设,利用所给材料,设计完成探究实验。 验证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实 验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对 比 实 验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2)根据燃烧的条件,请用下列选项填空:若用扇子扇炉火,炉火不会熄灭,且越扇越旺,原因是

(填序号);用扇予扇然着的蜡烛,烛火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未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4、(16分)Ⅰ:老师课上用如下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演示图2所示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图1和图2实验,你得到的结论(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磷的燃烧产物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会刺激人体呼吸道。他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如上图3、图4所示的实验,以探究燃烧的条件。 (4)若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a试管中白磷燃烧。 a试管中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5) 按图4装置进行实验,也能达到图3实验装置的实验目的,比较图3与图4两实验装置,你认为图4实验装置明显的优点是 。

Ⅲ:同学们将图3所示装置中的a、b试管加上橡皮塞后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待a

试管冷却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6) 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甲同学认为: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同学认为: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15、(8分)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 。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 等(请举1例)。

(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新能原汽车未普及时,右图所示为一种“节 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 ..的是 :

A.原料来源丰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烧碱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你完成

在汽油中添

加乙醇,可 减少汽油消 耗和有毒尾 气的排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