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送教下乡论文

小议语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利发盛镇中学 马凤燕

我和进修校盖老师,流水镇第一中学王建华,永久中学郑宁,长岭一中陶春丽五个人作为送教下乡培训团队专家,到各个学校去听课,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一直在研究应对策略。说实话,咱们的学生小的11、2岁,大的16、7岁,正是伸出触角接触社会的时候,家庭教育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一个学校一个样,一个年级一个样,一茬学生一个样,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衡量别人,也无法用上一届学生的成功经验去对待新教的学生,初三的方法不适于初一、初二,所以总结一些共性问题,与大家交流。

一、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

年纪越大与学生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所以我尽量接受新事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授课。如果你能让他明白你会的我也会,还绝对秒你成渣。他还敢嘚瑟吗?

二、加强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

教学语言的标准规范是语文课上一定要注意的,一个语文老师教学语言的不规范,是语文教学的大忌讳。不管别的课堂老师怎么读音,我们语文课一定要咬文嚼字。我们语文老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课堂语言一定将就准确优美。这方面,我也要努力。

三、应该建立在实效性基础上的高效性课堂,合理利用教材。

上课伊始,可以设计简短而又富有情趣的导语,导人新课,也可以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初读阶段,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感知文本的内容;精读阶段,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走进文本,交流感受。学生要与老师对话,要与同学对话,更要与作者对话,甚至与教材的编者对话,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学会关注单元主题、前后课文的联系、导读提示、课后习题等方面的因素,切实地与教科书编者进行有效对话,不断提高对话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我那天听孙老师讲课,他就提到了为什么新教材把现代诗放在初一一开学就讲的问题。

四、多媒体使用的度的掌握

1.由于学校的条件和教师本身的原因,出现了语文课不用多媒体的现象。有的学校不是班班都有多媒体,这样不可能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

2.有的教师又有滥用多媒体的现象,由于多媒体使用过多,出现了“电脑”代替“人脑”的现象。使课堂教学放不开,课堂教学看着丰富多彩,实则过于条框化,内容呆板。

解决办法:利用校本培训或集中培训,使不会使用多媒体的教师掌握制作课件和使用多媒体。不要把学习先进技术当成累赘,我们告诉学生不懂就问,我们也要做到,要勤学好问。也不要让形式代替文本,不要让形式代替了学生个性感悟。也不能把讲课变成讲课件。

五、除了必背古诗词之外,一些现代文的教学,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朗读。 朗读能力的下降和语文教师不注重朗读教学有直接性关系。考试不考,培养这方面能力在某些教师眼里就毫无意义。朗读的过程就是体会文本的过程,就是体验作者情感的过程。没有了情感的体验,没有了感情的熏陶,我们的学生情感怎能不变冷漠?完全以应试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是对学生的最大伤害。有感情的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好的方法,齐读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最好的方法,能达到振聋

发聩,余音绕梁的效果。睡着的会醒来,溜号的拉回来,记不住的记下来。

六、字词落实不到位

这和中考语文考题模式直接相关。因为只有一个2分题涉及给汉字注音,分值小,难度不大,很多老师就不再强调字词,导致许多学生错字连篇。中华汉字博大精深,就从继承的角度也不应该出现中国人把一些汉字写错的现象出现。这是语文老师的责任。而且现在网络的一些错误用语,对我们规范语言有很大冲击,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字词掌握的能力培养,并引导学生学会最直接的途径,必须要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多读、多写是抓住问题的根本。学生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读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2、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正。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运用,忽视习作中的 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学生对字词“认”“辨”,而忽视“用”,这是本末倒置。

3、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字词教学 与课文内容和教学 实际联系起来,作到一举两得。在课文的讲解中,让学生根据重点字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来记忆和理解并引导运用。教师且不可盲目的让学生,利用字词典等工具书来机械的死记硬背。这样,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字形,是否真正掌握了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意义。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

4、在新授课中,不可忽视已学字词的复现。字词的掌握是需要不断反复的。在反复重现中才能巩固并被充分掌握。要使学生灵活掌握和理解同一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区别。特别是在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字词的区别,要讲清词意的差别,语言用词的习惯,包括通假字,多音,多义字词的教学。

5、学习语文重要方法是积累记忆法。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大部分知识的获取都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应该教会学生用积累记忆法来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字、词和一些诗词的记忆。这种方法的主要做法是,将平时老师讲授或自己学习时遇到的一些字词的音、形、义和一些名篇名句随时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总结,将这期间积累的东西进行归纳,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掌握很多零散的、不容易集中记忆的知识从而形成系统性的知识链。总之,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初中语文字词教学不应满足考试的局面中。初中语文字词教学是最 基本的要求。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的提高,初中阶段,语文字词教学不应被弱化,教师要渗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培养和监督检查。不能认为初中字词教学可以忽略,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必须要引导,检查和指导运用,切实加强对字词教学的习惯培养,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七、课堂气氛很不融洽,以往听课创设的宽松氛围,都是假象,真正的课堂还是很庄重很严肃的。本来是一篇生动活泼的文章,在教师冷森森的教学中,学生哪还有什么激情和体验,看到的不是老师灿烂的笑容,更不是和蔼可亲的面孔。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增强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的教育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

的课堂氛围。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相爱的朋友”。要学生对你所教学科有浓厚的兴趣,首先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使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形成自觉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以长者的身份去压抑学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真诚的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教育学生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要善于使用赏识和激励。教师还要注意多使用带着期盼和激励的话语,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课堂提问时也应注意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否则久而久之就会消失自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亲和力是创设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生的态度、大方的形象、自然的教态和生动的语言,这一切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能感染和鼓舞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以教师人格和情感的力量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喜欢上你所任教的学科,增强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信心,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带着良好的情绪走进课堂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就可能情绪饱满、激情满怀、思维活跃、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就可以很好地驾驭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到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积极情绪将会自始自终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增强,能较快掌握所学内容,能比较轻松地完成作业。同时,学生在课堂上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积极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乐于和教师合作,形成一种默契的状态,师生共同营造出教学之间的和谐氛围,进入课堂教与学的最佳境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是营造课堂和谐氛围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学生参与,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问时可适度离开讲台,让学生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切感、信赖感、融洽感。教师的表情要亲切、语言要委婉、语速要舒缓。提问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譬如轻拍学生的肩膀,五指并拢且掌心向上指向学生、称其姓名并加“请”字等。对学生答问时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同时密切注意其他学生的反应,适时适度地进行评价,宜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回答的失误应首先表扬其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或态度,再从所提问题的解题思路上引导其向正确方向思考,给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使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一句亲切的“请坐”,对学生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所有这一切,都会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氛围。

八、课堂讲究收放有度,但是放的过火,失去了语文课的味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越来越渴望在全班同学面前赢得地位和尊重,如果一些孩子在学习领域很难引起他人的注意与尊重,那么他就会找一些其他手段,比如说出怪声,搞一些奇怪的动作,引起其他人的哄笑,他就会觉得自己被别人注意了,也获得一种满足的感觉。他这一耍宝全班哄堂大笑,笑声一浪高过一浪,真是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毫无所获,只是学会了起哄。

每一个课堂都会发生很多的偶然事件,如何处理,这是考验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这些偶然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课堂上一些行为,需要老师马上去制止或教育,给学生一种震慑以教育全班同学,这样的问题就要采取热处理的办法,及时处理。还有一类问题是有些学生调皮捣蛋,故意引发问题,目的是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越是注意他,他的满足感就越强,这样的问题,老师就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置之不理或忽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