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八、研究思路:
1.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理论背景和成果支持。 2.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的教与学提供方向和资源,使其很好的与新教材资源相结合。
3.探索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在提供英语教学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教与学整合和提供质量非常高的英语教学资源,学生在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4.落实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探究英语课程资源的利用,过去学生获取知识一般局限在求教老师,察看课外资料,在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要让学生能够从我们整合的英语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研究模式图:
九、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进行。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2006年2月——2006年9月
课题选题,课题申请立项,课题研究的开题论证、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完成。(本阶段主要由罗玉南、周后秋完成,其他成员参与)。 2、分析阶段2006年10月――2006年12月
分析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现状,确定课题的方向、课题的结构,为课题的深入研究作好充分的准备。(本阶段由课题的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全体研究人员完成)。 3、实施阶段 2007年1月——2008年8月 全面展开对课题的研究,完成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最佳方案及教学资源内容的整合。(本阶段由全体研究人员完成) 4、总结推广阶段 2008年9月——2009年3月
运用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最佳方案及教学资源整合内容在全校试验、比较,形成课例,从而建成富有特色的英语资源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试,直至成熟,完成总论文及研究报告。然后在全校、全县乃至全市推广使用所整合的资源(本阶段由课题领导小组、课题指导小组、全体研究人员完成)。 十、课题的研究条件
1、学校已有的硬件设备和环境
近几年来,我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网:我校校园网2002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网络中心1000mbps光纤到校内每栋大楼、大楼100mbps到信息点、10mbps专线与ISP互连,信息点已布设到校内每位教工的宿舍、办公楼的所有办公室、体艺馆的办公室及求知楼、闻达楼等部分教学楼的所有教室,拥有全球互联网中心注册、批准使用的从220.170.195.248到220.170.195.253共6个静态IP,建立了域名为WWW.LHYZ.NET的学校网站,添置了多台大容量高速服务器及SCSI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方便。
现在,学校正围绕“班班通”着手规划校园网第二期工程,到时,信息点布设将到所有教学班级。
2)多媒体教室:3个多媒体教室和1间120座的多媒体报告厅,闻达楼25个教学班及1间66站的学生实习用计算机房全部装备成与校园网连通的多媒体投影教室。 3)教学软件制作及电子备课室:学校现有教学软件及电子备课室共5间。
4)计算机教室:购买了112台清华同方电脑,组建了62站的有盘计算机房1间和改造40
站的机房1间,添齐了图书馆目录厅的10台工作站与图书馆6台办公用电脑及办公楼办公电脑。
5)每间办公室都配有教师办公电脑。
6)有英语资料丰富的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站—中学英语学习网www.helpenglish.net中的英语资源和课件汇集。
2.已有的工作基础(包括课件开发和使用情况)
我校从2003年起对老师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并应用市面上的成品课件进行教学,进行电脑走进课堂的探索。此后,我校又对老师进行了几轮课件制作培训,让大多数教师有能力制作自己的课件。同时有两个英语资料丰富的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站—罗玉南老师的中学英语学习网(www.helpenglish.net)和隆回一中信息网中英语资源和课件汇集。
老师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热情也加强了,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比例达到了40%以上。 3.课题组成员介绍:
课题研究核心小组。由教科室牵头,教研组长为主,组织大部分英语骨干教师参加。 组长:罗玉南(隆回一中英语教研组组长、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成员:王书博(隆回一中党总支书记、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周后秋(隆回一中工会主席、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肖佐凡(隆回一中现代信息技术中心主任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唐佐中(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邹迪隆(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黄秋年(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袁安平(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何石平(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聂良甫(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阳爱娥(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王丽泉(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陈小红(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谢艳梅(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钟爱科(中学一级教师、网络管理) 阳春晖 (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刘玲 (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刘烨(中学英语二级教师) 肖俐(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课题研究技术攻克小组。由学校的网络技术教师负责,负责有关网络技术的解决。 组长:钟爱科(中学一级教师、网络管理) 成员:肖佐凡(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本课题成员均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大部分同志具有多年从事课题研究的经验,这些英语老师和信息技术老师都是学校的学科骨干老师,有些老师是市县级在本学科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大部分同志具有中学一级以上职称,其中有7人具有中学高级职称。人人都有电脑,都会电脑。以上这些都是本课题能够顺利完成的有利条件。 十一、课题组织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和主管校长亲自挂帅,教科室、教务处,财务室等各部门领导和有关负责人组成。
组长:陈惟凡 (隆回一中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成员:王书博(隆回一中党总支书记、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周跃南(隆回一中副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赵旭红(隆回一中副校长、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周后秋(隆回一中工会主席、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阳自田(隆回一中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肖佐凡(隆回一中教科室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2.课题研究核心小组。由教科室牵头,教研组长为主,组织大部分英语骨干教师参加。 组长:罗玉南(隆回一中英语教研组组长、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成员:
王书博(隆回一中党总支书记、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周后秋(隆回一中工会主席、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肖佐凡(隆回一中现代信息技术中心主任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唐佐中(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邹迪隆(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黄秋年(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袁安平(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何石平(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聂良甫(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阳爱娥(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王丽泉(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陈小红(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谢艳梅(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钟爱科(中学一级教师、网络管理) 范明(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阳春晖 (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刘玲 (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刘烨(中学英语二级教师) 肖俐(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课题研究技术攻克小组。由学校的网络技术教师负责,负责有关网络技术的解决。 组长:钟爱科(中学一级教师、网络管理) 成员:肖佐凡(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主要参考文献: 1.《结构主义》 Jean.Piaget,1971年出版
2.《试论信息技术整合于高等教育学科教学》,王丽珍,《中国高教教育》2003.3 3.《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教育技术通讯网站.
4.《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何克抗,《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5.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陈越
6.《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史敏 7.《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夏谷鸣,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9 8.《应用整合的思想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潘克明. 9.《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教学资源网 2006-1
10.《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7月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何克抗杨开成